都像《战狼2》这么燃,主旋律就有希望了

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观影生活

电影派
Vol.785

最近有一个中国男演员,出镜率极高。

最近上映的每一部电影中,都有他的身影。

那就是曾经的“功夫小子”,吴京。

因为前不久他参与了广电拍摄了一则公益短片。

这部短片在所有的影片放映之前,都要播放一遍(手动滑稽)。

短片中,黄晓明、李冰冰、周迅、成龙这样的大咖悉数登场。

不过让派爷印象深刻的,只有吴京。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实现我们的梦想。”

他的台词,是最饱含热情、主旋律满满的。

而他本人,也确实演出过不少主旋律的角色。

《西风烈》中,性格鲁莽的辅警;

《我是特种兵2》里的特种兵。

两年前,他自编自导自演的主旋律电影《战狼》;

更是收获了5亿的票房。

而《战狼》的续集,也正在最近热映。

票房势头依旧十分强劲,破亿只用了4个小时。

派爷刚刚看完。

不吹不黑,其实还不错——

《战狼2》(2017)

其实当年的《战狼1》,爷并不觉得好看。

人物扁平片面;

主角伟光正,反派穷凶极恶。

故事也没有什么逻辑可言;

一帮雇佣兵毫无计划地闯入中国境内;

突袭了正在演习的中国特种兵,然后被团灭。

眼看到了边界线,吴京大喝一句:

站住!

反派竟然真的乖♂乖♂站♂好♂。

最后反派一如套路地死于话多,被吴京反杀。

吴京宛若开了卦的超级英雄,暴虐外国雇佣兵。

通过角色之口,直接喊出的主旋律口号,让派爷接受无能。

但是这部续集,却有了不小的改变。

派爷甚至感到了一丝惊喜。

就像豆友@谢谢你们的鱼所说

“好看得不像《战狼》续集。”

目前的豆瓣评分也还不错,7.3分。

相比于《战狼1》8000万的成本;

《战狼2》的成本翻了一番还要多。

影片得到了军队的大力支持;

动用了10台军用坦克、2台军用直升机和5万发子弹。

剧组还远赴非洲,实地取景拍摄。

可是他们在那里遭遇了诸多困难。

先是在非洲的贫民窟遭到抢劫;

然后又迎来了龙卷风的洗礼,500个外景搭建的房屋却被吹走了200间。

摄影指导被毒蜘蛛咬得半身麻痹,制片主任食物中毒;

吴京本人也一度被炸到暂时性失聪。

简直就是用生命在拍戏。

幸好,成片的质量还不错。

故事承接了第一部的结尾;

男主冷锋在任务完成后,把战友的灵枢带回了老家。

而战友的老家,刚好遭遇了暴力强拆。

冷锋打抱不平,暴打了拆迁队,结果被抓进了监狱。

他的女友龙小云在一次执勤中不幸殉职;

只留下了一颗花纹子弹的线索。

冷锋把这枚子弹戴在脖子上,誓要为女友报仇。

三年后,冷锋去非洲做起了跑船的生意;

每天过着醉生梦死的日子。

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席卷了冷锋所在的国家。

和瘟疫同时到来的,还有一场政变。

反对军联手了欧洲第一强的雇佣军。

他们想要抓到陈博士,得到他研制的疫苗。

因为掌握了能救命的疫苗,相当于掌握了整个国家。

中国海军由于没有联合国的允许,无法擅自行动。

于是冷锋主动请缨;

独自一人前往当地的华资医院和工厂,解救陈博士和华人同胞。

只有18个小时的时间,冷锋开启了好莱坞式的孤胆英雄模式。

另派爷没想到的是,陈博士竟然一出场就跪了。

他把一个携带抗体的小姑娘交给了冷锋。

随后冷锋就开启了和雇佣军的对战模式;

并且还和wuli达康书记扮演的退伍老兵,成功组队。

一通呯呯呯、哒哒哒、轰轰轰之后;

冷锋发现,杀死女友的,正是这群雇佣兵。

于是国仇家恨一起报,冷锋手刃《美国队长》中的“交叉骨”。

冷不丁听上去,这个故事还是“手撕鬼子”式的雷剧。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相比于第一部,男主的身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他从一个部队内部的特种兵;

变成了一个脱离体制的自由人。

这也让他的人设,从一个“兵”向一个“人”靠拢。

他可以为战友暴打拆迁队;

也有柔情一面,和女友腻在一起“撒狗粮”;

他也会允许自己的“干儿子”在华人超市中小偷小摸。

相比于第一部中满嘴口号的战争机器;

《战狼2》的冷锋,更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这也让观众更好接受一些。

除此之外,随着成本的提高,《战狼2》的格局也阔气了许多。

这次不是边境线上的小打小闹,而是把战火引入了非洲大陆。

战争场面也颇为宏大。

机枪、RPG、直升机甚至坦克,这些元素都出现在了这部影片中。

吴京请来了《美国队长》的动作指导萨姆·哈格里夫;

这也让整部影片的动作场面十分炫目。

开头一段“一镜到底”的水下搏斗;

以及后来的“坦克漂移追逐战”,都十分精彩。

单论战争场面而言,《战狼2》绝对不输好莱坞。

评价一部战争片的好坏,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

那就是看它是在美化战争,还是在反对战争。

《战狼1》中喊出的是;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虽然没什么问题,但是煽动性极强。

这也是爷不喜欢《战狼1》最主要的原因。

但是《战狼2》中,影片中有大量的战争伤害平民的镜头。

有一段无辜群众被射杀的戏份;

影片用了慢镜头,配上悲切的BGM,确实把派爷感动到了。

杀戮,从来不值得被炫耀。

单从这一点来说,《战狼2》绝对是一部合格的战争片。

当然,《战狼2》并不是十足十美。

有些台词听上去,依然有些小尴尬。

“Trust 干爹”

“我买医保了”;

“他一出现就死人,自己什么事都没有”(官方吐槽,最为致命)

有些人物一出场,也有些小尴尬。

比如wuli塘主张翰,这一次他变成了厂长。

挂着Beats耳机、手拿仿制枪械的出场方式,依然是一副酷炫吊炸的样子。

有些情节,同样有些尴尬。

比如铁丝网拦火箭炮。

(求科普,这个真的科学么?

最后吴京高举国旗,一车人冲过战场的时候;

画风一下子崩坏成了50年代国产老片。

即便有这么多的尴尬;

派爷依然觉得,《战狼2》是一部经典的主旋律电影。

每当涉及到这样主旋律的题材,总会有人盲目地乱喷一通。

大概他们以为;

主旋律一定都是《红灯记》、《白毛女》、《沙家浜》这样的革命样板戏;

可是,样板戏改编的《智取威虎山》;

在徐老怪的调教下,依然收获了好评一片。

去年的《湄公河行动》,同样是口碑票房双丰收。

《战狼2》中虽然也有不少宣传口号式植入;

但是绝对不是那种无法令人接受的生搬硬套。

但实际上,这样的“主旋律”并不是“中国特色”。

好莱坞从来不缺少美国“主旋律”;

《壮志凌云》,几乎就是美国空军的大型征兵广告。

《血战钢锯岭》描写人性光辉的背后,其实还是爱国主义教育;

《间谍之桥》结尾黑苏联的桥段,同样让人不禁苦笑。

所以,都是一样的。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主旋律”的标签,而在于影片本身。

中外这些好片已经为我们证明了;

只要拍得好看,“主旋律”同样可以成为经典。

虽然中国电影还在发展的阶段,我们不能过于自大;

但是同样,我们更不该妄自菲薄。

好的影片,应该得到应有的客观评价;

而不是被偏见左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