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系列》高宗为政十四:刘仁轨征服百济与留镇海东
相关推荐
-
刘仁轨设计复仇(资治通鉴卷二〇二之八)
刘仁轨在镇守洮河时,每次上书向唐高宗提出要求,多被李敬玄压制,因此对李敬玄心怀不满.刘仁轨知道李敬玄并无将帅之才,为了给他下套,他便上奏朝廷说:"镇守西境的重任,非李敬玄不能胜任.(西边镇守 ...
-
60岁老头初上战场,一出手便成了一代名将
网上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黄忠六十岁跟刘备,德川家康七十岁打天下,姜子牙八十岁辅佐武王灭商,佘太君百岁挂帅,孙悟空五百岁西天取经,白素贞一千多岁下山谈恋爱.年轻人,你急什么?"虽说 ...
-
《资治通鉴白话新校·唐纪69》877年正月-880年十月
唐僖宗乾符四年(丁酉,公元877年) 公元877年,春天正月,兵变将领王郢将唐温州刺史鲁寔诱骗入他的船中,将鲁寔逮捕,随从鲁寔的将士全部逃奔溃散.朝廷得知情报,任命右龙武大将军宋浩为江南诸道招讨使,除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十三:郑仁泰兵困风雪与刘仁轨击溃百济
公元661年十月中旬,唐高宗李治派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燕然都护刘审礼,左武卫将军薛仁贵,鸿胪卿萧嗣业,右屯卫将军孙仁师分两道出讨入侵的铁勒人部落. 龙朔二年即公元662年春正月十五(乙巳),太府寺增设 ...
-
刘仁轨失利百济(资治通鉴卷二〇〇之十三)
起初,苏定方平定百济国后,留下郎将刘仁愿镇守百济府城,又以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镇抚馀众.王文度渡海时去世,百济国僧人道琛.将领福信等人聚众据周留城,从倭国迎立原王子扶余丰,率兵围困刘仁愿镇守的 ...
-
刘仁愿平定百济国(资治通鉴卷二〇一之四)
唐高宗龙朔三年九月戊午(初八),熊津道行军总管.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等在白江打败百济残余部队及倭国援兵,攻下周留城. 当初,刘仁愿.刘仁轨攻克真岘城以后,唐高宗命孙仁师领兵渡海增援.百济王扶余丰从南方招来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十九:裴行俭完善官员铨注制度与吐蕃击溃薛仁贵
总章二年即公元669年十二月初四(戊申),一代名将英国公李世勣病逝. 当时天下升平已经很久,参加官吏选拔的人也日益增多.这年,司列少常伯裴行俭开始和员外郎张仁禕一道,设立候选官员姓名和资历的长榜,规定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十八:天灾频繁与一代名将李世勣病逝
公元668年九月十二(癸巳),司空英国公李世勣攻拔平壤,平定了高丽全境. 总章二年即公元669年春正月,唐高宗李治封诸王的嫡子为郡王. 二月十二(辛酉),他任命张文瓘为东台侍郎,任命右肃机兼检校(代理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十六:唐高宗泰山封禅与李义府雟州病故
乾封元年即公元666年正月初一(戊辰),唐高宗李治在泰山南面祭祀昊天上帝(皇天),以唐高祖和唐太宗配飨.第二天,他登上泰山,密封玉牒,将上帝的玉册藏放在玉匮,配帝的玉册藏放在金匮,都用金绳缠起,用金泥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十五:上官仪伏诛与于志宁病逝
麟德元年即公元664年冬十月初六(庚辰),检校熊津都督刘仁轨上言,要求朝廷对镇守百济的将士政策有所更改.当唐高宗李治采纳了他的建议,派人去换防时,他又主动要求继续留下镇守海东. 当初,皇后武则天能屈能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十二:苏定方征服百济与契苾何力跨越鸭绿
公元659年年底,左骁卫大将军苏定方率军讨伐反叛的思结部落叛乱,并在马头川城下思结部落俟斤都曼,迫使他出降. 显庆五年即公元660年春正月,苏定方在乾阳殿献俘.法司请求杀了被俘的都曼,苏定方替他求情说 ...
-
《隋唐系列》高宗为政十:初唐名臣褚遂良病逝
显庆三年即公元658年十一月十九(戊戌),唐高宗李治任命许敬宗为中书令.大理卿辛茂将为兼侍中.十一月二十五(甲辰),开府仪同三司鄂忠武公尉迟敬德去世. 也在这年,爱州刺史褚遂良病逝.褚遂良是散骑常侍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