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溜古镇杯乡愁主题散文大赛】崔红旗||大杂院 旧平房,城里人抹不去的乡愁

(0)

相关推荐

  •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此为唐诗名篇第一的<黄鹤楼>.李白登黄鹤楼后写道" ...

  • 【我的乡情】崔海宁:乡愁

    乡  愁 崔海宁 愁 心上之秋 后山红叶铺就了一路柔意缠绵 故乡 夕阳西下 远在天边的人书写着一生牵挂 乡愁 月光寒风 冷不却心中轻舞着的暖暖炊烟 愁 秋季之心 田地里年迈的父亲是否拥有丰收的喜悦 故 ...

  • ​散文/难忘一中大杂院

    点击"成安文学",关注作家动态,欣赏更多佳作(2020第六十四期) 难忘一中大杂院 文/冀凌云 搬入老一中家属院前,我曾有两年时间住在学校西南的大杂院里. 大杂院原来好像是学校理化 ...

  • 天津平房老照片,大杂院和段儿房的回忆

    作者:白丁乔 天津人 在老天津人的记忆里,总有一排排的平房和大杂院,那里有来来往往的人情世故,有五味杂陈的柴米油盐,有挥之不去的欢声笑语,更有永远也忘不掉的老街坊们. 那时候的人们都不富裕,但是真快乐 ...

  • 即将消失的“广安东里”门楼

        看建筑应是民国的,内部格局奇特,门楼朝西,进去后原来是个空场,南北两侧是一溜带廊子的平房,而且很长,目测有四.五十米左右,也就是说每排平房都有近二十间房子,看似旅馆,和仅剩的住户聊天传说是大户 ...

  • 保定五中,我的家

    1986摄于保定五中家门口 五十年代大门 八十年代大门和校园 保定五中是保定市第五中学的简称,对别人来说它可能只是求学或教书工作的地方,但对少数几家人来说那里就是我们的家,尤其对我来说更是如此,那里甚 ...

  • 解玺璋 | 居京琐记

    / 记得北京民谣中有一句,养活个孩子没地儿放.我们家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有了儿子,只能待在床上,或去当街,屋里.院里,都没有孩子玩儿的地方. 居京琐记 解玺璋 / 文   在一个地方住得久了,是很容易 ...

  • 平房林间寄语

    文川   摄影 林间繁茂浓浅相宜 阳光点染雨后绿荫 枝头露出娇艳花蕾 沐浴宁静心灵重生     *    *    * 遥望当年您的壮举 经历寒暑尊崇犹新 清明祭奠几多感慨 唯有承志不负此行     ...

  • 记忆里编织津门的胡同 | 记录故乡(2)·天津市小刘庄

    "记录故乡"征文大赛参赛作品--今天刊发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天津市小刘庄近几十年变迁的描述.作者通过对家乡从农业村庄进化到工业城镇社区.大杂院邻里之间的和睦 ...

  • 北京共生院悄然更新胡同生态 来看看是怎样一种全新的体验

    西城首个"共生院"在银锭桥胡同7号试点,老住户与民宿管家在院内攀谈.王海燕 摄 记者手记 "共生"是尊重民意的共建共融 不管是一个院落的"共生&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