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成归国 捐资抗疫 ——华侨大学缅甸校友会在行动
相关推荐
-
王晓红: 走进缅甸
我对缅甸有所了解,因为它是翡翠.红宝石.红木等资源的主要产地,它还是世界著名的佛国.中缅历史上文化商贸往来十分密切,友谊源远流长.最令人不能忘怀的是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的故事,它就象江河日月一样永恒.著 ...
-
“宵禁”后别外出!仰光已抓获647人,曼德勒抓获57人,或将面临刑罚
因疫情管控,缅甸多地颁布了"宵禁令". 仰光省是疫情的重灾区之一,该省有7个镇区已经封城. 疫情当前,面对"宵禁令"即夜里12点至次日凌晨4点的时段内,民众不准 ...
-
抓狂!缅甸今天+986例;抹谷+1例;3名公交司机确诊;241名囚犯确诊
一.10月25日晚上8点,缅甸卫生与体育部发布疫情进展情况通报: 检测样本:11692个,累计:605843个 新增确诊:986例,累计:44774例 新增出院:1212人,累计:24920人 新增死 ...
-
3月30日又新增4例,其中1例在缅北!缅甸累计确诊病例14例!
2020年3月30日晚上7点30分,联邦卫生与体育部对外发布通报,缅甸今天再次新增4例确诊病例,目前缅甸确诊病例已有14例. 在今天的新增确诊病例中,有3例是在缅甸旅游的4名法国人中的两女一男3人. ...
-
揭开西南运输总处的神秘面纱
宋子良是西南运输总处第二任主任 "七七事变"爆发,中国人民揭开了全面抗战的伟大序幕,但从当时中日两国国力对比来看,中国远远落后于日本,若要长期坚持抗战,就必须争取军械弹药.汽油汽车 ...
-
一天激增17例确诊!1例家在缅北木姐,仰光8例,曼德勒2例
2020年8月19日晚上8点,缅甸卫生与体育部对外发布通报: 1.当天,仰光.军方医院.毛淡棉三家检测机构共检测了1005个样本,其中15个当中发现covid19病毒,即新增15例确诊. 以上三张表格 ...
-
缅甸局势持续关注丨通信大范围中断 军方控制多地政府和议会
△曼德勒省政府被军方控制 当地时间2月1日凌晨,缅甸仰光.内比都等多座城市出现大范围通信中断.另据了解,缅甸军方已控制了仰光.曼德勒.勃固等多地的政府和议会部门.另外缅甸国家电视台也已被军方控制,各个 ...
-
梅贻琦26岁学成归国,42岁当上校长,他享誉教育界,夫人却靠摆地摊赚钱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是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可却鲜有人知其在民国时期所经历的风风雨雨.硝烟四起的岁月里,一所高校陷入困境,师生三赶校长,整整11个月,清华大学都没有校长坐镇.若不是他义勇当先,重振清华,就不 ...
-
研发出发电玻璃的潘锦功,学成归国却惨遭阻拦,后来情况咋样了?
爱国从来都不是嘴上说说而已,而是真真正正靠实际行动来践行的.当年钱学森想回国为国做贡献的时候,就曾遭到美国的百般阻拦.甚至有资料显示,当时为了阻止钱学森回国,美国军方还扬言宁可将他毁了,也不会让他顺利 ...
-
蓝社│平成斌:抗疫诗一组
作者:平成斌,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蓝水河诗社创始会员.顾问,广东52文社常务主编.退休后别无他好,唯诗词而已. 关联阅读: 蓝社│平成斌<诗苑寻梦>印行 1 闻武汉因冠状病毒疫情封城感作 新 ...
-
孙根成:白衣天使—— 抗疫的勇士(诵读:翔龙)
[总第109901期] 白衣天使-- 抗疫的勇士 作者:孙根成 诵读:翔龙 这是一个雾霾弥漫的春天 多少人 谈"冠"色变 心生恐惧 这是一个花蕾迟綻的春天 多少生命悲情的消失 乌 ...
-
孙根成:献给抗疫天使的赞歌(诵读:翔龙)
[总第106903期] 献给抗疫天使的赞歌 作者:孙根成 朗诵:翔龙 当瘟疫猖狂的时刻 你告别家人逆行涉险 因为在你的心里 救治染疫人员的生命刻不容缓 那一刻 你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 内心的勇敢支撑 ...
-
孙根成:献给抗疫天使的赞歌
[总第106903期] 献给抗疫天使的赞歌 作者:孙根成 当瘟疫猖狂的时刻 你告别家人逆行涉险 因为在你的心里 救治染疫人员的生命刻不容缓 那一刻 你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 内心的勇敢支撑着你的强悍 ...
-
“我要学中医,一定要学下去”,中医抗“疫”疗效刷屏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前,收到一则网友留言: " "我要学中医,一定学下去,学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和我的老师学下去,我不能离开中医,它是我的向往,我的追求,我的愿望." 另有 ...
-
刘成宏‖商丘抗疫赋
辛丑夏暮,凉秋既望.本该是律转鸿钧爽浓浓:却不见摩肩接踵乐融融.叹禄口失防,六院疠旺:大商遇疫,触者遭殃.疾疾矣,魅族肆虐:汹汹矣,毒株疯狂.戾疫纵横乡村城镇,黎民惧怯失措惊慌.七夕中断了送花情侣,佳 ...
-
【视频】助“胞波”抗疫!缅甸捐赠的200吨大米即将运往中国
提起缅甸,许多人第一印象是,那是一个穷国!诚然,这里70年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国民挣扎在温饱线上! 有的人提起缅甸人就会称为"老缅",或者是要来缅甸"买老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