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在“碳中和”历程中不可或缺
相关推荐
-
三问现代煤化工
碳减排时间紧.任务重,自带高碳属性的现代煤化工还要不要发展? ●一边是现实需求,一边是减排目标,现代煤化工产业到底行不行? ●如何做好现代煤化工产业,走出一条高碳产业低碳排放的新路子? "在 ...
-
“十四五”发展现代煤化工的若干思考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现代煤化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是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截至2019年,我国煤制油产能921万吨/年,煤制烯烃产能1362万吨/年,煤制乙二醇产能478万吨/年,以及 煤制气产能 ...
-
煤化工或迎来2.0时代
2014年第四季度,国际能源市场上油价暴跌成为了主基调,这让依赖高油价而盈利的新型煤化工备受煎熬.当油价维持在100多美元/桶的高位时,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气企业的日子过得很滋润:而目前50多美元/ ...
-
“氢能热”下的“冷思考”:谨防化石能源制氢形成的高碳锁定效应
氢能有望成为未来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巨大需求预期引发了强烈的市场关注,进而也使得"以何种方式来制取氢气"的问题成为焦点.近期,传统制氢领域的相关产业和企业表现活跃,制氢工艺 ...
-
“黑哥们”也要有高新技术
作者:豆腐乳 编辑:养乐多 气候变化问题可能是目前中美两国之间为数不多能够取得共识的问题了,但即使在这一领域中美两国之间仍然存在争议. 前段时间美国气候变化特使克里来中国,就提出希望中国停止在海外参与 ...
-
煤炭价格低、利好煤化工获取成本优势
从时间节点上看,留给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仅有30年)远短于欧美发达国家(50-70年).从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看,中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能源体系以化石能源,尤其以高碳的煤炭为支撑.2020年 ...
-
财新对话张雷:远景正在关注如何让消费者参与到碳中和进程中
近年来,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碳中和不仅成为各国的发力方向,低碳零碳技术也不断推动传统产业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路线发生深刻变革,碳中和趋势同样呼唤消费者尝试低碳 ...
-
精益能效管理(TEM):以极致能效挑战碳中和(中)
导言:未来十年中国工业能效可望整体提高35-50%.博世集团从2011年开始用了十年已经基本做到.中国企业值得深思:先不慌买绿电碳证碳资产,沉下心来提高能效一体化利用可再生能源,靠持续创新迎头赶上! ...
-
从“碳中和”政策中洞察装配式建筑机遇
作为建筑业大国,选用更加环保高效的装配式建筑将会在政策的指引成为潮流,钢结构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刘阳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 ...
-
碳中和进行中,光储充潜力巨大值关注
来源:电子变压器与电感网 [哔哥哔特导读]"碳中和"视角下,交通占全球碳排放比重为25%,仅次于电力,中国为此制定了"2030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时间紧 ...
-
海外网评:实现碳中和,中国有“时间表”更有“路线图”
山西省右玉县小五台风力发电场. 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引发广泛关注,中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路线图"更加清晰.在气候变化 ...
-
面向碳中和,中美顶流科学家共议绿色转型
后疫情时代全球能源创新和国际合作 12月5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出席2020国际绿色能源高峰论坛暨第12届中美绿色能 ...
-
涨知识: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中国将用最短时间实现碳中和
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将完成全球最大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那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中国 ...
-
中美碳中和:里面有哪些造富机会?将会改变哪些产业格局?
中美碳中和:里面有哪些造富机会?将会改变哪些产业格局?
-
碳中和:挪威在能源转型中的竞争力分析
● 导语 欧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有力倡导者.今年4月21日,欧盟就<欧洲气候法>达成临时协议,2050年碳中和目标将被写入法律.为了评估各国家在能源转型中的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