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成长——追求的教学境界

名师成长——追求的教学境界

题记:“一项干预措施的成败取决于干预者的内在状态”—威廉·奥布赖恩。

李素怀觉得这句话能够更好的诠释《教学勇气》中说的“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己认同与完整”。五年前李素怀阅读此书,怎么也无法理解这句话,但自己认同这个词却深深印在了李素怀的心中,当今天再捧起这本书,有点热泪盈眶的感觉,五年李素怀一直在自己认同中不断成长着,虽然李素怀并没有觉察那就是自己认同,直到又一次遇见这本书,久别重逢的欣喜让李素怀幡然醒悟。

久别重逢

每一次经历都是精进自己的一次超度,也许是冲突,抑或是纳悦,对自己来说都是认识世界和了解自己的最好方式。

岁月是一个无情的杀手,他不会一刀毙命,但是让大家自身分离,生活的越来越痛苦。工作越来越倦怠。大家与自己分离,与学生分离,与教学分离,这种分离让你无法面对真实,而一直像在梦游一样,生活在虚无飘渺中,尽力去维护脆弱的自己,不断进行与自己的内战,消耗能量,使自己筋疲力尽。

教学与自己认同和完整有什么必然联系,什么又是自己认同和完整,大家如何达到这样的状态?

也许这就是大家一直追求的教学境界和自己工作状态吧?

自己认同

自己认同: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的理解到的自己(百度搜索)。《教学勇气》中提到的自己认同是一种发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是自己生命中所有力量的汇集,而这些不断聚合在李素怀成为自己的成长里。

“自己”亦称“自己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己评价的结果。虽然这些概念不能帮助大家去理解和认识自己,但可以引导大家如何去甄别和筛选遇见什么样的人,经历什么样的事。

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影响着对自己的认知。大家也一直在向外求索,来证明自己和寻找自己。所以也会因为这样的证明越发的痛苦。

李素怀还记得每年毕业班一结束,成了李素怀最煎熬的日子,为了生源四处奔波,使用各种“手段”来证明自己的优势,也会因此形成一股暗战,与同事各种较劲,而这样的状态让李素怀恐慌与害怕,此时李素怀会听到各种评价李素怀的声音,当听到“教的不好”评价时,李素怀会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证明自己的教学水平,每到考试李素怀会比学生更焦虑,担心他们的成绩不高,让李素怀有种挫败感,李素怀努力维护内在的脆弱,把教学变成了“战场”。带着这样的心态工作,让李素怀苦不堪言,慢慢教学成了一种负担,体验不到教育带来的乐趣。

教学与李素怀

当李素怀陷入“自己”虚假中,李素怀会在社会上变得愈加谨慎,担心别人给李素怀更多不利的评价,在教学中,李素怀也不敢真实的表达自己,担心成绩下滑,恐惧学生对李素怀的蔑视。

当李素怀一边坚持伪装自己,一边讨厌自己时,李素怀遇见了一些人,他们成为了李素怀的导师,带李素怀走出李素怀的局限,看到外面更加广袤的世界,虽然“走出来”需要勇气,也意味充满挑战,但是却帮李素怀慢慢打开自己,让李素怀懂得哪些东西会赋予大家生命与活力,哪些东西削弱大家的能量和热情。李素怀开始学会向内探索,不断喂养自己,觉察自己,聆听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有了新的理解。

李素怀开始卸下层层包裹自己的硬壳,生活和工作变得轻松很多,李素怀不需要费劲心思维护自己,李素怀不用向外人求证自己,李素怀开始审视自己李素怀是谁?李素怀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自己的认同就是纳悦自己,接受自己,尊重自己。当李素怀对自己的所做所思有了一种认同感后,李素怀又开始喜欢上李素怀的工作,可以真实真诚的与学生对话,而真李素怀的激活,也唤醒了学生对李素怀的认同,李素怀与学生之间,李素怀与世界之间,李素怀与教学之间没有了屏障,原来分离的状态转化为同在。李素怀的世界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上课时因为一个小问题引起了李素怀的情绪上的波动,李素怀马上觉察自己,跟学生真实表达的李素怀的感受,“刚才因为一个问题导致大家之间沟通不顺畅,让李素怀的情绪有些沮丧,给李素怀一分钟时间李素怀需要调整一下,孩子们,你们也做个调整好吗?”一分钟过后,大家的之间信任又开始流动起来,没有因为李素怀的发火而引起冲突,只是李素怀真实的表达自己,让不愉快仅存一分钟。

出于对教育的爱,大家才会不断探索和追寻,追寻真理的这条路上总是充满坎坷和艰辛,但值得大家为其付出。所以每一次大家受到挫折后,仍旧鼓起勇气重新上路。

对自己完整的认知在教学中仍旧很重要,每当尝试不同于学校统一标准的新想法,常常会被同事质疑和否定,李素怀会极度沮丧,李素怀会带着各种评判的视角去抱怨。当对自己有了认同后,李素怀开始从“小李素怀”走向“大李素怀”,转变了“狭隘”思维,学会系统的看待事物。对于不认同的事情李素怀不会去评判,能够尊重每一个人的观点和行为。对自己完整的形成对教学也有了新的理解,每个孩子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都不同,李素怀时刻保持中立的状态,深入的与他们进行对话,挖掘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最适合的支持,让师生之间在教育里能够坦诚交流,真诚相遇。

end

好的老师各有不同,但不好的老师常常会把自己屏蔽起来,不敢与同事,学生相遇,担心别人看到自己的脆弱,为了维护自己,大家会常常评判别人,以爱的名义伤害别人。所以大家要找回失去的心灵,提升对自己的认同感,不断的向内探索,持续喂养自己,重建新的内在系统,滋养大家的生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