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73):微观下的仿形毕露
相关推荐
-
【古玉微观图】明代和田青玉兽面纹玉樽
[古玉微观图]
-
古玉辨伪-从认识现代机械加工痕迹开始(四)
2.启头圆形.圆弧形的电磨笔尖机器工: 下左图是山西卫视鉴宝栏目华山论鉴中,专家白海波鉴定为真品的西周玛瑙器,但遭到店主李磊的质疑.那么,这件东西到底是"西周"的还是"上 ...
-
古玉识趣(103):最难素璧鉴古今 自然沁裂打眼睛
一件素玉璧的真仿看点举例 素璧最难鉴古今,老料能不辣眼睛? 一件素璧(图1): 图1-1 图1-2 直径11厘米.孔径2.5厘米.厚0.3厘米. 自古玉璧有和田玉.有地方,料不能成为辨识依据:璧最简易 ...
-
古玉识趣(102):逼真蚀料仿风化 细察塌缩留仿砂
赏玉是一个静心陶冶的过程,辨玉是一场历练眼力的考试. 赏玉,要充分掌握古玉沧桑的全部特征而又能够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才能辨识于毫末之微.不漏真误假,免于失之毫厘谬至千里. 一件高古式素玉琮(图1): 图 ...
-
古玉识趣(108):威风凛凛红山鹰 真章处处见特征
一件红山玉鹰的见真看点举例 玉鹰为古玉比较多见的题材,只是假仿遍地一真难求. 红山玉鹰的形制比较简明古朴,所以几乎有海量玉鹰可供把玩,但是真仿之间的判断则全靠细节考量的功夫了. 一件形制常见的玉鹰(图 ...
-
古玉学步(4):图说古玉塌缩不可仿
一夫之 拙文<古玉不可仿的几个特征>帖出后,有藏友回复:你的紧扣不可仿,立意不错,可惜没有例子供大家学习,遗憾! 现就第三个<古玉的塌缩不可仿>举例如下: 因气候变化或其它因素 ...
-
古玉学步(166):难分伯仲真与仿 究竟何处出真章
九成的一眼仿与百中一的开门古都相对容易轻松辨识,但是极少数的高仿与真品几乎难分伯仲,要见辨识赏玩的真功夫了. 如果用<真假古玉图文对比>是很好的揣摩学习,但是估计如果不作解说,即使真假对比 ...
-
古玉学步(1):古玉几个不可仿的特征
一夫之 凡见一玉,必须形神兼备,才能认古.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辨假识仿的高见学说层出不穷,对于刚刚想来参加玩玉的新人,常常弄得缭乱眼花,交去了学费买来的却是懵圈.请教于砖家,云山雾罩后,当然都怪你自 ...
-
古玉学步(11):解玉砂痕一点通(下)
通过上条的实验,古砣作工砂痕与现代金刚砂作工痕的区别一目了然: 神人石家河文化(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上海博物馆藏 古砣工是砣具带动湿砂在玉料上作工,人工牵动砣轮旋转,力量小.速度慢.方向 ...
-
古玉学步(117):古玉或带不可仿 原生态上细端详
一夫之 古玉或经入埋.或经传世,历经千百年沧桑,风化蚀变严重的,有些带有部分"不可仿"的特征,可以一窥端倪. 由于条件的局限,有幸能够见到古玉出土生坑状态的情况毕竟少之又少,幸在有 ...
-
古玉学步(3):图说古玉土蚀结晶不可仿(原创)
一夫之2018-03-07 09:10:40 拙文<古玉不可仿的几个特征>帖出后,有藏友回复:你的紧扣不可仿,立意不错,可惜没有例子供大家学习,遗憾! 现就第二个<古玉的土蚀结晶不可 ...
-
古玉学步(174):真品到代战国龙 探索奥秘微观中
原创一夫之2019-04-16 13:46:31 战国云谷相杂纹玉龙(图1): 图1-1 图1-2 战国时期常见的形制,线刻云谷相杂纹也是战国时期主要的纹饰之一,代表了战国时期典型风格. 云谷相杂纹有 ...
-
古玉学步(15):钻痕细查考 孔中藏奥妙(下)
一夫之2018-03-29 08:04:58 12 古砣工痕第二要义是"钻孔痕". 由于古玉的工痕直接取决于所使用的工具,利用现代工具无论如何也仿不出古代工艺痕迹,"钻孔 ...
-
古玉学步(202):高古制玉工技多 细分阴线刻琢磨(下)
原创一夫之2020-04-17 10:34:22 高古玉制工实在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又因时间跨度之长.地域跨度之广而有纷繁复杂的差别.必须全面掌握高古制玉的工法系统,才能辨工于细节,否则难免见仁见智.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