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之16 记忆中冬至》

(0)

相关推荐

  • 掸邦有2名儿童手脚古怪 被说成“像鸟一样的人”

    2019年9月15日,掸邦孟育镇有一户人家中的一对亲兄弟的遭遇在社交网络上引起热议,因为他们的肢体发育有些异常. 据了解,这户人家中的哥哥出生时,着实把接生婆吓了一跳,因为新生儿的两只手分别各有4个手 ...

  • 关于油嗦儿的记忆

    带女儿去一家饭店吃饺子,竟然有酸菜油嗦儿的.女儿很奇怪:"啥叫油嗦儿?"这个吃肯德基.麦当劳长大的孩子,饺子上来后,她只吃了一个就说油嗦儿的味道怪怪的. 也是,油嗦儿,那该是五六十 ...

  • 共和国摇篮《红色记忆》 ...

    --画家张际才的红色情怀 1931年,中华苏维埃政府在瑞金成立,瑞金成为红色首都,是名副其实的共和国摇篮.瑞金拥有全国保存最完好的革命旧址群,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画家张际才曾多次踏足这片红色 ...

  • 卖菜诗人:瑞金,童忆中有个叫田山的地方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当上帝赋 ...

  • 农村人说“五缝门、七棱窗、龙叉首、燕尾楼”啥意思有道理吗

    这几年随着国家对农村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农民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之前的"脏,乱,差"的印象也逐渐从人们的脑海里抹去.就拿笔者所在的农村老家来说吧,一条条笔直宽敞的水泥路替代了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之九 家乡的松柏树》

    [总第036202期] 模糊的记忆之九 家乡的松柏树 作者:魏瑞金 小时候,村里第一生产队的场院南侧,有个柏树林,大人们称呼柏树叫松柏(星百).有几十个棵.树龄达数百年的柏树.原属于刘家的墓地,因为坟 ...

  • 魏瑞金:东北的记忆之七 我的班主任李老师

    [总第122801期] 东北的记忆之七  我的班主任李老师 作者:魏瑞金 李老师,是六年五班的班主任,教了我一个半学期的数学. 他是天津知青,中等身材,面白微胖,平时衣着考究,黑色的三接头皮鞋乌黑油亮 ...

  • 魏瑞金:东北记忆之三 冷在东北

    [总第121601期] 东北的记忆之三 冷在东北 作者:魏瑞金 提起东北,让人刻骨铭心难以忍受的,还是东北的冷. 四十多年前,乌苏里江边陲小镇--迎春的冬天,那是异常的寒冷.冬至后,每遇强寒流,气温会 ...

  • 魏瑞金:东北记忆之二 一路北上

    [总第121501期] 东北的记忆之二 一路北上 作者:魏瑞金 从坊子站到迎春站,约2500公里,1977年时的慢车通票价是30块零8毛.就是这么便宜的路费,普通农家,也需要积攒. 登上了青岛至沈阳的 ...

  • 魏瑞金:东北记忆之一 少小离家

    [总第121401期] 东北记忆之一 少小离家 作者:魏瑞金 一九七七年初冬,远在乌苏里江边陲小镇的二姑带着大表哥和小表妹,约着沈阳的大姑一同回家看望奶奶. 奶奶共养育了三子三女,父亲最小,自父母结婚 ...

  • 魏瑞金:百菜白菜好---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9801期] 百菜白菜好---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儿时过年,在自家饭厨上贴上:"百菜白菜好,诸肉猪肉香"的对联. 清朝时有竹枝词:"几日清霜降,寒畦摘 ...

  • 魏瑞金:农村医疗那些事---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75003期] 农村医疗那些事---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1960年代,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出现了一个新职业,叫"赤脚医生".他们只是兼职医护工作的农民. 他们在农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3 大队部的老于》

    [总第049202期] 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3 大队部的老于 作者:魏瑞金 老于是我们村里不可或缺的人.他个子不高,面白而清瘦,为人中庸不刚烈,讲话慢条斯理,若穿个长衫,中分一下头发,再拎个小书箱,打扮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2 泥垛子》

    [总第045301期] 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2 泥垛子    作者:魏瑞金 "泥垛子"是何物,是墙垛子? 不是家乡人,可能不知道,其实它就是用泥箍的一种自制烟花,一般是在正月十五灯节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1 生产队里吊粉皮》

    [总第043603期] 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1 生产队里吊粉皮 作者:魏瑞金 人民公社时代,家乡的岭地上,基本全都种着地瓜.主要是地瓜产量高,那时先顾吃饱,一切为了填饱肚子.再者种地瓜也好储存,既可以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