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桂枝汤谈起

(0)

相关推荐

  • 慢慢修炼伤寒论

    昨天不谦真人的一个学生问曰: 病人是女性,三十一岁,月经量少一年多,病人怕冷,手足冰凉,偶尔晚上有汗,右侧颈部不适,偶有头晕,偶有烦躁,偶尔反酸,眠差梦多,二便正常,脉沉.用葛根加半夏汤吗? 不谦真人 ...

  • 胡希恕伤寒论学习笔记——49

    49.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这一条是说病家原本是太阳病,应该采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医家却误用了 ...

  • 五十四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54) 这一条论述卫气不和,时发热自汗出的证治. "病人"是指时发热自汗出的病人,"脏无他病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53,54条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病人常自汗出,汗是津液,有汗可出说明营中津液不亏正常输布于表皮,滋养体表 ...

  • 咳喘经久不愈,西医遍查无果,经方三剂得效

    第645篇,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青竹医社  导读  现在的中医形势发展的越来越好,很多人开始关注中医,热爱中医,但我知道,大部分喜欢中医的人,并不喜欢中医纷繁复杂的理论,而是喜欢中医实际的疗效 ...

  • 由桂枝汤谈到汗的尺度

    一 .桂枝汤 组成:桂枝三两(9-18g).芍药三两(9-18g).甘草二两(6-12g).生姜三两(9-18g).大枣十二枚(15-30g). 煎服法:上五味,以水七升(1400毫升),微火煮取三升 ...

  • 屈杰:从《本草纲目》谈桂枝汤

    导读: 临证心得|漫谈桂枝汤 从<本草纲目>谈桂枝汤 李时珍<本草纲目>搜罗万象,是举世公认的医药百科全书.本人对<本草纲目>情有独钟.希望通过研读桂枝汤单味药物的 ...

  • 桂枝汤:谈几个不常想到的用法

    中医书友会第2054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门纯德老的书是宋柏杉老师推荐的,小编拜读后,的确感到门老讲的都是实在的经验.比如这篇桂枝汤,大家都知道的门老没说,简单提了几个,都有很大的提示 ...

  • 颠倒医生谈伤寒第一方-桂枝汤

    桂枝汤是我临床运用最多的一个处方,所谓伤寒第一方,并非浪得虚名. 不过围绕桂枝汤也有非常多的观点和争议,我在此无意一一评说各家看法,仅就临床心得,在此抛砖引玉. 刚开始临床,我对桂枝汤是抱怀疑态度的, ...

  • 杏林精粹丨从《难经》“四难”谈脉法阴阳及桂枝汤的变化应用(第554期)

    方药索隐 从<难经>"四难"谈脉法阴阳及桂枝汤的变化应用 美国洛杉矶 刘宣庆中医师 <难经>"四难"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 ...

  • 桂枝汤治温病?从寒食节冷食致病谈起

    读中医经典,一定不能只看到病或方,忽视了人和时代背景. 版权声明丨本视频来自于灵兰范英志访谈录,范老师主讲的会员课<郁热与虚实:抓关键破解温病难题>已在会员频道上线,欢迎前往会员频道学习. ...

  • 浅谈桂枝汤

    起初学桂枝汤,总是一头雾水,好像无病不医,千变万化,让我摸不着头脑.之后读各种医案,才慢慢略懂其中奥妙,以下是我的一些浅见薄谈. 桂枝汤,被尊为"群方之祖",虽在方剂书上被列为解表 ...

  • 再谈《伤寒论》中桂枝汤的加减运用

    调和营卫与桂枝汤(戴丽三)桂枝汤是<伤寒论>的代表方之一,仲景方约二百余首,其用桂枝扬加减变化而出者计有二十八方,约占七分之一.此方不仅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且大量用于临床各科之无表证者.前 ...

  • 桂枝汤:谈几个不常想到的用法 --- 神经官能症

    桂枝汤 作者/门纯德 [组成]桂枝9g,生白芍9g,甘草6g,生姜9g,大枣4枚. [用法]水煎服,服后进少量热稀粥或开水,覆被取微汗.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或鼻鸣干呕.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