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精粹丨从《难经》“四难”谈脉法阴阳及桂枝汤的变化应用(第554期)

方药索隐

从《难经》“四难”谈脉法阴阳及桂枝汤的变化应用

美国洛杉矶 刘宣庆中医师

《难经》“四难”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也,其脉在中。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

心肺位于膈上属天,肝肾位于膈下在地。人体呼吸吐纳含阴阳之理,所以呼出为阳,与心肺相应;吸入为阴,与肝肾相应。在呼气与吸气之间,同时脾运水谷精微之气,上合肺吸入之清气,在胸中合为宗气,因此,脾之脉气就居于呼吸之中;也就是在心肺与肝肾脉气中,有着脾的脉气,其主运化升精气。

浮象属阳脉,沉象为阴脉,脉象有阴阳的区别。阳脉在上,浮脉兼有大或散的是心脉;浮脉兼有短或涩的是肺脉。阴脉属下,弦是肝脉,尺部按之脉来有应者是肾脉。脾居中焦,脉来从容和缓。这种从容和缓的脉象,是寓于浮沉之中,为二阴二阳(参阅李树森老师长桑君脉法中脉势之论述),以上为脉象阴阳之法简述。

宗气者,为胸中之气积聚之处,称作“上气海”,又名膻中。向下由肺之肃降而蓄于丹田(下气海),宗气为后天之气运动输布的本始,故名曰宗气。实际上,宗气是合营卫二气而成的。所以说“宗气者,营卫之所合也,出于肺,积于气海,行于气脉之中,动而以息往来者也。” 可从“营卫”病探讨桂枝汤。

桂枝汤,伤寒太阳中风方,自古医家称千古第一方,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临床上主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其变方在《伤寒杂病论》中,桂枝汤及其类方33首,涉及62条原文。本方君为桂枝,臣为白芍。桂枝产中国西南方,而白芍产于东北之地。为太极之两侧,一阳一阴,一经一络,气精相应。营入经,卫在络。桂枝合甘草辛甘化阳,白芍合甘草酸甘化阴,能调和营卫。故阴弱者当调营而重用白芍减桂枝,反之亦同。

桂枝汤作为伤寒第一方,由于可调理病人的营卫体质,因此,以桂枝汤为基础,通过加减变化,可以引申出许许多多的桂枝汤变化方,治疗范围远远超出桂枝汤原方的用法。举例如下:

1、桂枝汤去芍药与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汤,仅一药之差,但所治不同。前方治胸满,乃胸阳痹阻之谓;后方治胸满,乃胸中阳气不足所致。

2、桂枝新加汤,又名新加汤,桂枝汤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益不足之血,散未尽之邪,温补营卫。

3、葛根汤,为桂枝汤加葛根、麻黄,有调理脾胃和生化阴津之功,阴津可随营卫和畅、气机升降而运行,以濡泽筋脉,并有升清降浊作用。除了治疗感冒、风温外,还可以治疗颈周僵硬、疼痛等颈椎病。

4、小青龙汤,为桂枝汤去生姜、大枣,加麻黄、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为治外寒里饮、表寒咳喘之名方。

5、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汤去甘草加黄芪,调养荣卫、祛风散邪;益气温经、和血通痹。新冠疫情期间,我多用此方加减预防感染。

6、感冒发汗过多,出现急性心脏病痛,用桂枝汤变方桂枝甘草汤急救。

7、感冒发汗过多,尽管感冒症状解除了,但又出现恶寒的情况,或中老年人下肢无力、萎软,用桂枝汤变方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

8、桂枝汤变方小建中汤和黄芪建中汤,更是治疗脾胃虚寒、肝脾不和,如厌食、腹痛、少气乏力等许多慢性虚证的良方。

9、感冒治疗不当,出现了心神不安、烦躁等心阳虚轻症,可以用桂枝汤变方,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桂枝龙骨牡蛎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龙骨、牡蛎各三两。全方补中有涩,阳中有阴,共调阴阳俱损之诸症。临床上常运用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脱发、噩梦频作、遗精、梦交、遗尿等,均取得较好的疗效,故有补肾第一方之誉。

10、精神惊怍不宁、起卧不安等心阳虚重症,可用桂枝汤变方,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

11、感冒久久不愈,并出现了身体疼、烦、转身困难、恶寒者,可用桂枝附子汤治疗。

以上列举了《伤寒论》中与桂枝汤有关的常见之变方,严格地说,小半部分药方都可以找到桂枝汤的踪迹,甚至后世中医的许多药方,也多有桂枝汤的影子。

编辑  王智慧  校核  包克新  总编审  虞胜清

(0)

相关推荐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君药篇(8)

    二十六薏仁 薏仁,甘香之性,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燥土清金,利水泻湿,补己土之精,化戊土之气,润辛金之燥渴,通壬水之淋沥,最泻经络风湿,善开胸膈痹痛. {薏仁附子散}   薏仁 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 ...

  • 虚劳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此概言男子虚劳之脉也.谓男子无外感六淫之病而为平人,劳者,由劳伤气血内损所致之病.然劳有气血之辨,若偏劳于气,则元气不摄,气乱化火而脉大,或劳营血.故脉空虚而极虚 ...

  • 两个方子,一个平衡阴阳,一个补中有泻,共治病症

    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以心悸,胸部有"撞击感"为表现. 还有些人感觉心脏有水,烦躁有汗,胸闷,寒热无常,晚上也睡不着觉. 烦躁有汗,失眠,寒热无常等表现,可先用大医张仲景之 ...

  • 杏林精粹丨伍炳彩应用柴胡桂枝汤经验(第517期)

    各家荟萃 伍炳彩应用柴胡桂枝汤经验 岳美玲 江西中医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 伍建光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 关键词:柴胡桂枝汤:临床经验:伍炳彩 国医大师 伍炳彩 伍炳彩(1940年- ...

  • 杏林精粹丨《临证指南医案》中的体质学说(第511期)

    理论发微 <临证指南医案>中的体质学说 张树生  王占星  郭金忠 中医体质学说,历史悠久,自<黄帝内经>始创以来,历代医家们在临床实践中不断运用.发展.完善,己经博大精深.中 ...

  • 杏林精粹丨中医乳房病学发展简史(第593期)

    各家荟萃 中医乳房病学发展简史 美国洛杉矶 顾乃强教授 乳房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全社会乳房病普查的广泛开展,科学辅助检测手段的普遍运用,各种乳房病的检出率均有提高,尤其是发现乳腺增生病和乳房 ...

  • 杏林精粹丨海外中医药抗疫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上)(第599期)

    各家荟萃 海外中医药抗疫中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上) 比利时仁济医药中心 王仲彬 从2020年初至今,我积极学习国内外抗疫经验,并灵活运用于中医药抗疫临床,曾先后远程救助西欧多国新冠瘟疫患者,主要为普通 ...

  • 《子午流注说难》:用针脉法(4)

    用针脉法 灵枢经云.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脉法繁多.用针者以六字概括.曰缓急大小滑涩(一).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而少气.微有寒.六脉主五脏诸病.详 ...

  • 李士懋谈脉诊纲要、原理、变化、分布

    编辑:独孤安 医学小白的成长日记 1周前 脉诊纲要 脉象确有很多不同的变化,医家将其分为24种脉.27种脉.34种脉等,另外还有怪脉.真脏脉.而且,两手脉象可各不相同,寸关尺三部亦可各异.除单脉外,常 ...

  • 扬州讲坛精粹丨周海宏:走进音乐的世界——兼谈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图说:2021年6月19日下午,周海宏教授莅临「扬州讲坛」主讲<走进音乐的世界--兼谈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周海宏,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音乐美学家.音乐心理学.教育学家. ...

  • 【实用丨千金难买这张表!】这里有一张表,...

    [实用丨千金难买这张表!] 这里有一张表,可以让你准确知道每天吃进去的食物性质.每种食材的效用还有对身体健康有什么辅助作用!赶快瞧瞧,好多人都收藏咯!转需!!!(提醒:所有食物都不能代替药物哟~)

  • 大咖说丨杨冬梓教授谈:全面评估FHA,个体化精准诊疗

    日前,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和粤港澳大湾区妇产科医师联盟联合主办的 "生殖内分泌疾病精准分子诊疗进展" 研讨会召开期间,中国妇产科网&韵依的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