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说难》:用针脉法(4)

(0)

相关推荐

  • 三阳在头

    ​三阳在头 三阴在手 脉之阴阳 学习传统文化 研究中医理论 弘扬传统文化 结纳同道共研 脉搏也有阴阳 且有多个层次 首先 脉搏的形态: 脉搏如波浪 有"起伏" 有"来去& ...

  • 《子午流注说难》:针效

    针效 用针大要.诊脉后先辨其表里虚实寒热.久病暴病.阳盛阴虚.阴盛阳虚.或病六腑.或病五脏.五脏有疾.当取大渊大陵太冲太白太溪诸原穴(本名俞穴).针以出病.藉用谷气托邪外出.故灵枢法天篇称九针十二原也 ...

  • 《子午流注说难》:针害

    针害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辨其虚实.五脏之气已绝内外者.针之即死.邪正俱虚.其脉小.不可用针而应调以甘药.均详于上.其有邪正俱实.当用纯泻法.如邪实正虚.当先泻而后补之.补泻反.则病益笃.男内女外.男 ...

  • 《子午流注说难》:卧针迎随手法

    卧针迎随手法 难经云.经言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何谓也.然所谓迎随者.知营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 ...

  • 《子午流注说难》:进针手法

    进针手法 内经云.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盖取穴的时.先以沸水洗净穴位.医者亦必用沸水温针.洗手.消毒.再以左手大指甲切按其穴.成十字形.然后令病患咳嗽一声.医者左手持穴.右手以大指中指持针 ...

  • 《子午流注说难》

    手太阴肺经五穴 一.少商(井穴) 部位 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证治 烦心善哕.心下满.汗出而寒.咳逆. 疟振寒.腹满唾沫.唇干引饮不下.膨膨.手挛指痛.寒栗鼓颔.喉中鸣. 针灸 三棱针刺之 ...

  • 『古方新解』《内经》《难经》脉法拾萃

    历代医家关于"脉法"的论著及流派,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内经><难经>伊始,至近代为止,各家关于脉法的研究各抒己见,各具特色.然而,因医者悟性及知识面 ...

  • 《子午流注说难》:手太阴肺经五穴

    手太阴肺经五穴 一.少商(井穴) 部位 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证治 烦心善哕.心下满.汗出而寒.咳逆. 疟振寒.腹满唾沫.唇干引饮不下.膨膨.手挛指痛.寒栗鼓颔.喉中鸣. 针灸 三棱针刺之 ...

  • 《子午流注说难》:足阳明胃经六穴

    足阳明胃经六穴 一.厉兑(井穴) 部位 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 证治 尸厥.口噤气绝.状如中恶.腹胀满.汗不出.寒疟不嗜食面肿.足 寒.喉痹.齿龋.恶风.鼻不利.多惊.好卧. 针灸 针入 ...

  • 《子午流注说难》:手少阴心经五穴

    手少阴心经五穴 一.少冲(井穴) 部位 在手小指内廉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 证治 热病烦满.上气.心痛.痰冷.少气.悲恐善惊.掌中热.胸中痛.口中热.咽中酸.乍寒乍热.手挛不伸.引肘腋痛. 针灸 针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