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说难》:针效
相关推荐
-
俞募配穴法一般背俞穴治五脏病、募穴治六腑...
俞募配穴法 一般背俞穴治五脏病.募穴治六腑病.<素问>记载:"迫藏刺背,背俞也",提出了背俞穴来治疗五脏疾病.<素问·气府论>记载:"胆虚--,取 ...
-
《子午流注说难》:卧针迎随手法
卧针迎随手法 难经云.经言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何谓也.然所谓迎随者.知营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 ...
-
《子午流注说难》:进针手法
进针手法 内经云.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盖取穴的时.先以沸水洗净穴位.医者亦必用沸水温针.洗手.消毒.再以左手大指甲切按其穴.成十字形.然后令病患咳嗽一声.医者左手持穴.右手以大指中指持针 ...
-
《子午流注说难》:用针脉法(4)
用针脉法 灵枢经云.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脉法繁多.用针者以六字概括.曰缓急大小滑涩(一).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而少气.微有寒.六脉主五脏诸病.详 ...
-
《子午流注说难》:针害
针害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辨其虚实.五脏之气已绝内外者.针之即死.邪正俱虚.其脉小.不可用针而应调以甘药.均详于上.其有邪正俱实.当用纯泻法.如邪实正虚.当先泻而后补之.补泻反.则病益笃.男内女外.男 ...
-
《子午流注说难》
手太阴肺经五穴 一.少商(井穴) 部位 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证治 烦心善哕.心下满.汗出而寒.咳逆. 疟振寒.腹满唾沫.唇干引饮不下.膨膨.手挛指痛.寒栗鼓颔.喉中鸣. 针灸 三棱针刺之 ...
-
《子午流注说难》:手太阴肺经五穴
手太阴肺经五穴 一.少商(井穴) 部位 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 证治 烦心善哕.心下满.汗出而寒.咳逆. 疟振寒.腹满唾沫.唇干引饮不下.膨膨.手挛指痛.寒栗鼓颔.喉中鸣. 针灸 三棱针刺之 ...
-
《子午流注说难》:足阳明胃经六穴
足阳明胃经六穴 一.厉兑(井穴) 部位 在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 证治 尸厥.口噤气绝.状如中恶.腹胀满.汗不出.寒疟不嗜食面肿.足 寒.喉痹.齿龋.恶风.鼻不利.多惊.好卧. 针灸 针入 ...
-
《子午流注说难》:手少阴心经五穴
手少阴心经五穴 一.少冲(井穴) 部位 在手小指内廉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 证治 热病烦满.上气.心痛.痰冷.少气.悲恐善惊.掌中热.胸中痛.口中热.咽中酸.乍寒乍热.手挛不伸.引肘腋痛. 针灸 针入 ...
-
《子午流注说难》:手太阳小肠经六穴
手太阳小肠经六穴 一.少泽(井穴) 部位 在小指之端.去爪甲下一分陷中. 证治 疟.寒热.汗不出喉痹.舌强.口干.心烦.臂痛.螈 .咳嗽.颈项急不可顾.目生肤翳覆瞳子. 针灸 针入一分.可灸一壮. 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