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流注说难》:进针手法
相关推荐
-
第四节 论针刺得气与补泻手法(5)
第四节 论针刺得气与补泻手法 一.针刺候气 针刺候气的意义,<灵柩·九针十二原>篇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 ...
-
《子午流注说难》:升降手法
升降手法 五运有太过与不及.五气倾移.有常有变.卒然而动者谓之变.顺应四时.阴阳往复.寒暑迎随谓之常.根据时取穴.合乎运常.但不能应变.内经气交变大论篇云.应常不应卒.此之谓也.故刺法论中之升降手法欲 ...
-
《子午流注说难》:针效
针效 用针大要.诊脉后先辨其表里虚实寒热.久病暴病.阳盛阴虚.阴盛阳虚.或病六腑.或病五脏.五脏有疾.当取大渊大陵太冲太白太溪诸原穴(本名俞穴).针以出病.藉用谷气托邪外出.故灵枢法天篇称九针十二原也 ...
-
《子午流注说难》:针害
针害 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辨其虚实.五脏之气已绝内外者.针之即死.邪正俱虚.其脉小.不可用针而应调以甘药.均详于上.其有邪正俱实.当用纯泻法.如邪实正虚.当先泻而后补之.补泻反.则病益笃.男内女外.男 ...
-
《子午流注说难》升降手法
升降手法 五运有太过与不及.五气倾移.有常有变.卒然而动者谓之变.顺应四时.阴阳往复.寒暑迎随谓之常.根据时取穴.合乎运常.但不能应变.内经气交变大论篇云.应常不应卒.此之谓也.故刺法论中之升降手法欲 ...
-
《子午流注说难》:卧针迎随手法
卧针迎随手法 难经云.经言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何谓也.然所谓迎随者.知营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调气之方.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 ...
-
《子午流注说难》:催气手法
催气手法 停针十分钟内.如针下有胀痛(一)之感觉.见针四围有红晕.即知邪气已至针下.立用正手法泻之. 如停针十分钟以上而针不胀不痛.见针四围亦无红晕.即知邪气未至针下.当用催气法催之. 催气法.阳日用 ...
-
《子午流注说难》:调和营卫手法
调和营卫手法 补泻寒热升降.正手法用毕时.针下轻松.病患痛苦轻减.将出针时.先用调和营卫手法.先和营(一)气.后再调卫(一)气.和营气针在地部.不分阴日阳日.和营皆用六数.调卫皆用九数.和营用口呼吸. ...
-
《子午流注说难》:用针脉法(4)
用针脉法 灵枢经云.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脉法繁多.用针者以六字概括.曰缓急大小滑涩(一).急者多寒.缓者多热.大者多气少血.小者血气皆少.滑者阳气盛.微有热.涩者多血而少气.微有寒.六脉主五脏诸病.详 ...
-
董氏奇穴“贴骨进针”手法演示,掌握一个口诀,疗效翻倍!
董氏奇穴“贴骨进针”手法演示,掌握一个口诀,疗效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