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的前世今生,容纳了2000多年书法艺术的盛景
相关推荐
-
干货讲解|西安碑林博物馆(一)——《石台孝经碑》
14号去了西安碑林博物馆. 不得不佩服十三朝古都的文化底蕴,有幸福感. 本篇文章包含了100大洋的讲解干货,搞了2小时才浓缩出来得6分钟的独家音频资料. [西安碑林博物馆] 开放时间:8:00-17: ...
-
行走西安---碑林-1
西安碑林是一处著名的名胜,但是我以前几次来西安,都没有去看过.这次觉得应该是去一次了,看过之后才发现,与我想象中的书法碑刻不完全相同,还是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很值得一看. 碑林博物馆在西安城内靠近 ...
-
碑林:艺术的盛筵
西安碑林博物馆创建于1944年.它是在具有 900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196 ...
-
西安碑林看名碑(上)
点石教育永生2019-12-29 11:03:42 西安有一座碑林. 石碑,古人把棺椁埋入地下,因为沉重,要用绳子拉着慢慢放下,徒手拉绳,也不方便,就在墓坑边沿放一条形石头,石上有孔,绳子穿过,慢慢放 ...
-
西安碑林博物馆(二)——《开成石经》
昨天给大家介绍了最大的一块石碑--石台孝经碑. 今天给大家介绍另一块很有名的石碑--开成石经. 开成石经碑是进入第一展室最先看到的碑,这个碑是唐文宗时期的国子监祭酒艾居晦率领国子监师生一起用了将近7年 ...
-
实拍图!西安碑林里的《玄秘塔碑》
提起书法,想到中华5千年的文化艺术,一系列古人的经典传世书法作品,很多朋友都耳熟能详. 很多人到西安碑林,就只是看到了几块石碑,却不知道里面的故事和它的珍贵价值.一个一个走过去,看看那些石碑上书法大师 ...
-
碑林博物馆
2010年1月和6月两次来西安,一次是开会顺带旅游,一次是旅游顺带开会.第一次开会之余旅游,因此景点都是匆匆而过,因此第二次时时间更加宽裕,看的也更加仔细.晚上的飞机到了西安,第二天吃过早餐,打车前往 ...
-
什么是碑林
作者:杨博 [作为开场白] 最近,西安碑林的<开成石经>搬迁问题牵动了全国尤其是西安人的神经.搬还是不搬,官方和民间各有各的考虑.有的人认为搬迁利于保护和技术升级,更利于碑林北扩发展.有的 ...
-
曹操最经典的一首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惊艳了世人2000多年
说到东汉末年的曹操,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奸雄",因为<三国演义>的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奸险小人的形象深入人心. 然而我们 ...
-
一座战国大墓,2000多年来遭17次盗掘,东西却一件没丢
古代艺术 2004年4月,一天深夜里,在河南省上蔡县郭庄村东面的一处高岗上,几个黑影在手电筒微弱的光线下晃动.几分钟后,一声巨大的爆炸声突然响起--这已经不是郭庄第一次因盗墓响起炸药的轰鸣,如此猖狂 ...
-
2000多年来,中国在朝鲜半岛疆域线变迁
众所周知,如今中国与朝鲜的国界是鸭绿江和图们江,但是这条边界的划分不是天然形成的,国界线在历史长河中向来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那么这条边界线在历史上是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呢?今天的边界线基本形成于什么时 ...
-
流传2000多年的八大古方,补益气血从脾胃入手,有奇效! | 倪海厦
经常有人问,医生我要吃什么来补一补啊?那前提是你有虚啊!提到补益气血,你到底要不要补?看看以下情况你有没有: 一.气血不足的三表现: 1.气虚 气血不足的第一表现:没气质.没气场.整个人如秋后的茄子- ...
-
2000多年历史的广州,有3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游遍需要门票多少钱?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最高的文物保护等级,2019年10月国务院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广东省共有13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省会广州是最多的城市,共有3 ...
-
2000多年的王陵,出土中国最壮观的车马阵,墓主至今成谜!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在古代中国,"事死如事生",自古便有非常严谨的殉葬制度,车马坑便是其中的重头戏,车马坑是指古代高等级墓葬用于埋葬陪葬用马车的陪葬坑,包括车坑.马坑.车马合葬 ...
-
从宫廷到民间,一个活了2000多年的“人”
上个月我们讲了上海的建筑与建筑师的故事,这回"克勒门"迎来一个新的选题. 呐,就是这些乍看有点惊悚的"恐怖片道具",啊不,是小木偶. 虽然年代久远,这些木偶斑驳 ...
-
孔子无意说了一句“脏话”,被流传了2000多年,成为老师的口头禅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孔子一生之中教授过的学生数不胜数,据考证足有三四千人.而且光为众人所知的至贤至学 ...
-
一个成语让他背负了2000多年的黑锅,叶公好龙并非为了龙
叶公好龙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过,说是一个叫叶公的人特别喜欢龙,家里收藏了很多关于龙的周边.龙王听说有人那么喜欢自己,就去他家看看,没想到叶公一看到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因此后世就用"叶公好龙&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