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博物馆(二)——《开成石经》

昨天给大家介绍了最大的一块石碑——石台孝经碑。

今天给大家介绍另一块很有名的石碑——开成石经。

开成石经碑是进入第一展室最先看到的碑,这个碑是唐文宗时期的国子监祭酒艾居晦率领国子监师生一起用了将近7年的时间做的,是古人的教科书。之所以叫《开成石经》是因为它刻成于大唐的开成2年,所以就以刻成的年号命名的。

在古代,印刷术并不发达,学生们学习经典多是互相传抄,但抄很费功夫又容易出错,错误多了就会产生很多争议,所以唐文宗为了避免产生争议,所以就下令官方考定了标准版的课本,把它刻在碑上,如果民间有争议出现就以这个刻的为标准来校对,所以这个石碑相当于是唐代人发行的标准版教科书。

在当时一共刻了12本书,“九经”就包括:《诗》(编成于春秋时代的中国最早诗歌总集)、《书》(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礼》(先秦典章制度与社会礼俗的汇集)分《周礼》、《仪礼》和《礼记》、《易》(通过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是先秦思想史的重要资料)、《春秋》(我国最早编年史)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并《孝经》、《论语》、《尔雅》(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共十二经。清代的时候,清朝政府还增刻了《孟子》19块石碑,合称“十三经”。

一共有650252个字,一共刻了114块,正反两面都有刻字,一共228面。

现在看到的就是1000多年前唐朝刻的版本,但实际上,历史上刻这个经一共刻过7次,最早的时候是汉朝时候刻的叫熹平石经,最晚是清朝乾隆刻的叫乾隆石经。这个开成石经是历史上第三次刻经,但这一套石经目前是保存最为完整,史料价值最高的一套。乾隆石经倒是完整,但那个因为年代近,史料价值不高,现在乾隆石经在北京国子监,但没有开成石经价值高。

明朝时候关中地区发生了一次8级大地震,把这个开成石经震裂了,现在也可以看到碑面是裂的,裂痕处缺了文字。当时明朝官府非常重视,所以明朝就已经把这个字补出来了,不过并没有在原碑上补,而是另外补了97块小碑石,在碑底立着,所以现在看课本内容很完整。

开成石经之所以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最大的原因大概就是它完整保存了迄今所见儒学经典的最早版本。比如,《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史书,而《开成石经》里面所写的《尚书》就是现存最早的版本。石经之后,各种不同的《尚书》版本实际上都是以石经为底本,因此可以说《开成石经》所刻的《尚书》版本是后来一切《尚书》版刻本之祖。

其次,《开成石经》完善了儒家经典核心的内容框架。例如:《尔雅》初成于战国末年,到西汉已经全面修订成稿。由于它汇总,解释了先秦古籍中的许多古词古义,因而成为古代文人儒生们的读经,通经的重要工具书。

汉文帝曾置《尔雅》传记博士,实际上是将《尔雅》同《论语》《孝经》《孟子》一样看做“准经”。糖醋以科举取士,定《五经正义》为科举标准,不久以《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毂梁传》《易》《书》《诗经》《论语》《孝经》为十一经,到唐文宗开成二年,又加《尔雅》为十二经。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开成石经》成就了《尔雅》的儒家经典地位。

这就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西安碑林博物馆中,第一展室最重要的文物——《开成石经》。

但,开成石经虽然文学价值很高,但并不是名家刻成,所以书法价值并不高,要看书法,就还要看后面展室里面的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这些人的。

明天争取给大家介绍第二展室里面书法大家们的碑文以及碑林博物馆的国宝级镇馆之宝。

(文中图片取自百度,如有问题欢迎大家指正)

(0)

相关推荐

  • 位于洛阳的“汉、魏石经”千万不要混淆了

    位于洛阳的"汉.魏石经"千万不要混淆了 <熹平石经> 如果时光倒流,我们回到东汉光和7年,来到位于京师洛阳城东南方向开阳门的太学大门口,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的 ...

  • 碑林,书法爱好者的天堂——西安七日游之第7日(3)

    ★旅游地点:西安碑林博物馆 回到西安市区,时间已经不是太早,去碑林时间有点紧,但总是聊胜于无.对于这座创建1078年,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艺术宝库,总要去瞄两眼吧?虽然对于碑刻,其实我 ...

  • 六十五万字的“石质图书馆”唐《开成石经》

    <开成石经>局部 <开成石经>局部 <开成石经>局部 <开成石经>局部 <开成石经>,自唐文宗太和四年(830年)至开成二年(837年),历 ...

  • 西安5A景区里一幅画卖800元,网友:不贵,快买

    这是小渔的行旅日记,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西安. 这几天西安天气都不错,昨天趁着冬日暖阳,我又去逛了西安碑林博物馆. 很多朋友对5A景区西安碑林都很熟悉,最近因为央视<国家宝藏>的节目,这座 ...

  • 行走西安---碑林-1

    西安碑林是一处著名的名胜,但是我以前几次来西安,都没有去看过.这次觉得应该是去一次了,看过之后才发现,与我想象中的书法碑刻不完全相同,还是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东西,很值得一看. 碑林博物馆在西安城内靠近 ...

  • 西安“唐石经”与孔庙的三次整体迁移

    位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的唐代<开成石经> 近日,西安碑林博物馆<开成石经>计划搬迁的消息,引起极大争议.这源于<开成石经>以及另一部经典<石台孝经>与西安孔 ...

  •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寻碑小记 禺草号汉阳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寻碑小记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寻碑小记 初冬的北京,保留着金秋时的茂盛和丰收喜悦,秋高气爽气侯怡人,暖融融太阳照在人们的身上十分舒适惬意.这里没南方那种满目翠绿残夏之感,但,黄 ...

  • 西安碑林(游记)

    西安碑林举世闻名,位于西安三学街的南墙内侧,原是文庙,现名"西安博物馆",但人们还是习惯沿用旧称叫它碑林,这里环境幽静. 据有关史料记载,西安的碑林始于唐代末期和五代时期.当时的佑 ...

  • 《西安碑林全集》开成石经篇5

    高清资料获取方法: 1.关注「方寸隅」公众号 (微信号:fcyyxs): 2.进入公众号,发送关键词"开成石经5"即可获取. 3.诸君有需要的资料,可以文末留言,以便急您所需. 4 ...

  • 王家葵 | 开成石经与西安碑林

    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所以大臣死后能够获得"文"的谥号是很高的荣耀,唐代韩文公(愈).宋代朱文公(熹),都是实至名归.可对皇帝而言,庙号& ...

  • 世界上最大最重的一部书再说《开成石经》前

    开成石经陈列内景 近两年的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中,突遇疫情,于是,国宝们纷纷亮相线上.专家.讲解员们纷纷变身主播.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主播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老师,这篇文章是他在碑林镇馆之宝&q ...

  • 世界上最大最重的一部书再说《开成石经》前世今生

    开成石经陈列内景近两年的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中,突遇疫情,于是,国宝们纷纷亮相线上.专家.讲解员们纷纷变身主播.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主播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老师,这篇文章是他在碑林镇馆之宝&quo ...

  • 刻于唐文宗时期《开成石经》

    `<开成石经>始刻于唐文宗大和七年,开成二年完成.凡刻: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十二种儒家经典附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加上清代补刻的 ...

  • 唐 开成石经 纸本

    提要:开成石经刻于唐太和年间,历七年始成,立于国子监,以为<周易>.<周礼>等十二经定本,原石现存西安碑林,为石刻国宝,此为<仪礼卷>.<礼记卷>,以端 ...

  • 灵兽君逗你玩|麦当劳开成物美那样你会进去吗?“天宫二号"和我们到底有什么关系?

    作者:李又寻欢    来源:灵兽 ID:lingshouke   灵兽君逗你玩第十三期,放松一下噢.... 下雨禾:有消息说煎饼品牌黄太吉工厂店大量关闭,合作商户出走,这么火的互联网餐饮也不行啦? 灵 ...

  • 刘海龙分享西安碑林博物馆石雕艺术之十二

    西安碑林博物馆石雕艺术之十二 刘海龙,网名大佛,盛世收藏论坛"金石碑帖.古籍旧书'版块资深版主.拓本爱好者. 西安碑林始建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经金.元.明.清.民国历代的维修及增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