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帮助陌生人

近日,我和孩子一起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到莲花山去夏游野餐。
等大家铺开野餐垫,把食物饮料都摆到上面的时候,一个戴着牛仔帽的男人走了过来。他手里拿着几朵草编的玫瑰花,还有小蚂蚱。开口问旁边的一位妈妈:“我可不可以用这些东西跟你们换点吃的?”
那位妈妈愣住了,忘了答话。我赶紧说:“我跟你换!”然后我开始搜罗自己带的食物。前一天准备的东西不多,还要留一点给孩子们吃。我找出来半盒小蛋糕,一个红豆面包,还有一包糯米鱼鱼递给他。他又问:“有没有喝的水之类的?”我只带了一瓶矿泉水,就没有给他。不过还有一盒一升装的榨葡萄汁,分得剩了一半。我问他:“葡萄汁可以吗?”他点点头,我就把葡萄汁递了过去。他把食物饮料小心地放进自己提着的塑料袋里,然后数了3朵玫瑰花和1只小蚂蚱递给我,说了一句谢谢,转身就走。
他的表情非常平静,似乎生活的窘况和处境的艰难完全无损他内心的尊严,他说谢谢的时候非常自然和不卑不亢。我不由多看了他一眼:他身上的衣服很廉价,都是深色的,看起来并不脏,他靠近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异味。他应该只是暂时遇到了一些困难,实在是饿了,才要过来换吃的,并没有强买强卖,伸手要钱。我突然想多帮帮他,于是,我用保鲜袋装好了半个哈密瓜,又拿了大半包鱼皮花生,追了过去送给他。他道了谢,就一边吃着哈密瓜一边走了。
回来以后,我心里一直有些怅然,其实说实在的,我这也不算是日行一善,只能说是等价交换,所以我并没有资格站在道德的高地去沾沾自喜。我只是怅然,我做得还不够好。
那个人需要帮助,这是无疑的,我确实也算帮了他,至少,让他暂时填饱了肚子,解了渴。但是,我的帮助只是暂时的,一次性的。下一次他渴了饿了,还会有人跟他换吗?当然,我这样说并不代表我绝对我应该给他一些金钱,这样可能反而会侮辱到他,让他不得不在自己的生存需要和尊严之间做选择,他应该不会那么坦然。
其实我可以做得更好,比如说,我可以告诉他,深圳大部分公园,包括莲花山公园里都设有很多免费的直饮水机,如果他渴了,可以去那里喝水,不需要拿东西去换;我还可以帮他百度附近的派出所,或救助站,告诉他地址,让他有需要的时候可以过去求助;我还可以建议他到龙华三和人力市场去求职,以他的心性,应该很快就能找到稳定的工厂,解决温饱问题;我还可以建议他,卖草编不如像那些老太太一样花十几元钱买一箱矿泉水,放到半山腰卖,可以卖到原来的3倍价钱…
我想做这些,并不是为了感动我自己。其实做这些对我来说,并没有安全上的风险,也不会有金钱上的损失,或被骗的可能,我只需要动一动嘴巴,给他提供一些有帮助的资讯,而这对他来说可能就是一条能够生存下去的道路,何乐而不为呢?
我想起,许多年前,我第一次来到深圳,从火车站出来的时候,有一个穿着考究的男人,拿着一个有横向口子的公文包,对我说,他的现金被偷了,想问我要20元钱打的,那时候我是个穷学生,自己都舍不得打的,后来只给了他5元钱,让他坐公交,并拒绝了他要我联系方式后续好还钱的提议。那次我觉得我做得很对,即使他是骗子,我也不会觉得懊恼。还有一次,我在街上走的时候,遇到一对穿着名牌的老夫妻,带着一个小孩子。他们对我说他们钱被偷了,问我能不能给他们点钱给孩子买点吃的。我那时候并不大气,也还没有生出对孩子的怜爱之心,看到他们的穿着直接判断他们是骗子,就拒绝了帮助他们。现在回想起来,实在有些遗憾。并不是因为我没有给他们钱,即使放到现在,我也不一定会给他们钱。但是,我会自己去给他们买一点吃的东西,然后告诉他们最近的派出所在哪里,让他们去寻求帮助。如果当时这么做了,我也不用这么多年来仍然偶尔会为他们后面的处境担心,也为自己的小家子气懊恼。
到底该怎么帮助陌生人呢?我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他们应该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给他们合理的建议,帮他们找到合适的求助路径,毕竟我们的国家充满温暖,我们有警察、有志愿者、有专业的救助机构…
我还记得,曾经有一个寒冷的冬日深夜,我路过一个房地产中介的门面,看到一个衣着褴褛的人在狼吞虎咽地吃一碗热腾腾的面,旁边一位穿着白衬衫打着领带的小哥,一边温柔地看着他,一边说:“慢点吃,别着急,人都有难的时候,吃饱了我告诉你人才市场怎么走,明天你去那里好好找个事情做…”
黑暗的夜幕作为背景,那灯光充斥的门面是幕布,吃面的人和小伙子是剪影,在我的心上留下了一幕永恒的温暖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