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实习录—六经辨证方法(刘渡舟)

(0)

相关推荐

  • 近世医家对六经实质的见解

    有关<伤寒论>三阴三阳问题研究概況 作者 王琦 陈庚 近世医家的见解 建国三十二年来,<伤寒论>三阴三阳实质的 研究逐步深入,有的宗古人某种观点或有所发挥, 有的融合古人多种观 ...

  • 《“六经辨证”方法论》

    自从"阴阳学说"引入医学之后就有辨证之说,<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药学辨证思想基础.从<伤寒杂病论·序>所说"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 ...

  • 用八纲理论解释伤寒论六经体系

    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要学习中医经典,尤其是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经典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不读伤寒,难以成中医大家! 我是南方医科大学2006年本科中医学专业,在学校系统学习了中 ...

  •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刘渡舟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桂枝汤证> 一.营卫不和 刘渡舟医案:李某某,女,53岁.患阵发性发热汗出一年余,每天发作二到三次.前医按阴虚发热治疗,服药二十余剂无效.问其饮食.二便尚可,视其 ...

  • 伤寒实习录—六经为病传变(刘渡舟)

    伤寒实习录-六经为病传变(刘渡舟) 六经为病不外正邪斗争的进退变化,然正气有强弱之分,邪气有微甚之别,因而就有传经与不传经的问题. 一般地讲,凡邪气由表入里,由阳入阴,属于邪盛而病进;若正气抗邪有力, ...

  • 刘渡舟:解析伤寒里的六个载药上浮经典方

    <伤寒论>中具有"载药上浮"作用的共有六方:三物白散.栀子豉汤.瓜蒂散.大陷胸丸.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 六方的治疗不尽相同,药物也有所差别,但从某种程度讲都和&quo ...

  • 刘渡舟讲伤寒17:各 论14-(41)条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 刘渡舟讲伤寒 王庆国  李宇航  陈萌   整理 田中明  校排 前    言 <伤寒杂病论>的问世,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临床理法 ...

  • 刘渡舟讲伤寒18:各 论15-(42、43、44、45、46条)条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 刘渡舟讲伤寒 王庆国  李宇航  陈萌   整理 田中明  校排 前    言 <伤寒杂病论>的问世,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临床理法 ...

  • 刘渡舟讲伤寒19:各 论16-(47、48、49、50)条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 刘渡舟讲伤寒 王庆国  李宇航  陈萌   整理 田中明  校排 前    言 <伤寒杂病论>的问世,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临床理法 ...

  • 【精讲伤寒】刘渡舟老先生: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导读 病有类似太阳病,实非太阳病,临证时不能不加以辨别.如有一种病表现为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而无汗,并有小便不利,心下胀满微痛. 若辨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为表不解,投以桂枝汤发汗; 或认为心下满微痛是里邪 ...

  • 伤寒大师刘渡舟教你读伤寒

    <伤寒论>作为中医经典之一,如何学好它是困扰很多中医人的问题.本文摘选自<伤寒论通俗讲话>,听听伤寒大师刘渡舟如何读伤寒? 学习任何一门科学,都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有了好的学 ...

  • 跟刘渡舟实习一年,受益终生

    新书友点标题下方中医书友会快速关注 文/张炳厚 | 编辑/小熊 摘要:刘渡舟老师精通医典,擅用经方,是卓越的伤寒大师.刘老亦精通百家,博览医籍,尤其对<医宗金鉴>.<东垣书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