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大嫂
相关推荐
-
程双红:白泥日落(长篇小说连载之三十三)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母亲的突 ...
-
任科峰:【怀念大嫂】
怀念大嫂 ◎任科峰 [作者简介]:任科峰,乾县周城人,钟情文学者. 岁月,似箭如飞,传眼间,你己离开我们三年多了,这些年,老感觉你还健在.你的身影总在我的脑海浮现,你爽朗的笑容,你纯朴的性格始终没有消 ...
-
阳信人走天涯(2)
上集说到:在山西当过兵的福海,一念之差拿了生产队几穗玉米,被游街示众之后羞愧难当,贫病交加而死.从山西带回来的媳妇张玉兰和两个孩子陷入了困境-- 泪洒梨乡路 歪歪扭扭,几乎剩下枝杈的两排柳树,随着公路 ...
-
母亲的叹息
母亲的叹息 江雁 这几天,我已经听到几次母亲的叹息了.我知道,那是因为我的小舅舅. 母亲兄妹五个,比她年长的三位,均已早早与世长辞,仅余下她和小舅老姐弟俩.然而,2月14日那天,我那远在南京的小舅舅 ...
-
老公照顾瘫痪丈母娘三年,母亲去世后我却要和他离婚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与文章内容无关] 认识老公时我被他的体贴打动,他是那种事事都能为你着想的男人,哪怕我打个喷嚏他都会紧张然后给我煮姜汤,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执意嫁给他,尽管母亲觉得我年纪还小, ...
-
【大荔文苑】李冬花:母亲的织布机
母亲的织布机 文/李冬花 从小就经常看见妈妈坐在织布机上,一坐就是一个多小时."脚一踏,手一搬,十字莲花都动弹".这则谜语让我深深地幼小心灵记住了妈妈那架织布机.在六十年代,它在我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我老家的邻居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62 我老家的邻居 原创/张玉兰 一九五九年黄河滩大移民,我们上八户村移民到安仁镇,新华村,一个村分到了四个小村,郑家庄,刘其营,赵家寨,我家分到佘家营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三河口记忆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75 三河口记忆 原创/张玉兰 七十年代初,在华阴上学.那时我十四岁,骑着自行车从朝邑向东,走大坝上,大坝尘土飞扬,自行车很难动弹,每走一步都举步维艰.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北京的哥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85 北京的哥 原创/张玉兰 那是2018年7月,我们受内蒙.通辽战友兄弟的邀请,前往内蒙.本来走石家庄也行,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想走北京,也可能是我们还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三十年前热河结缘,今天故乡共团圆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313 三十年前热河结缘,今天故乡共团圆 原创/张玉兰 那是八十年代底的一个盛夏,我在隆化县城以北三十公里的张三营工作.那个地方比较落后,交通各方面都不是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非遗让夕阳更美丽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381 非遗让夕阳更美丽 原创/张玉兰 人都说退休了生活无味了,为了让生活更美好,退休人不休,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我办过梦想艺术团,和朋友合作过婚庆公司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愚蠢的爱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396 愚蠢的爱 原创/张玉兰 今天我给大家讲几个故事,故事的主人翁都是本人的朋友. 故事从七十年代开始,在华山脚下有这样一户人家,兄妹四人,父母六口人,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蓖麻蚕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00 蓖麻蚕 文/张玉兰 说起蓖麻我想六十年代以上的人都知道吧!那个时候公路旁.大渠沿子.洛河岸边到处都是. 它叶子很大,像一个张开的大手掌,株杆长的很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东三支大渠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08 东三支大渠 文/张玉兰 前几天晚上第一次参加读书会,听了王凌琴老师的龙首渠的分享,让我突然间想起东三支大渠,它也属于洛渠的支流. 它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情缘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37 情缘 文/张玉兰 七十年代末,我邻村有户人家,兄弟姊妹十个,六女四男,男方找媳妇很难,都嫌弃他们兄弟多. 有一天他们村里我干哥的父亲来我家办事,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