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非遗让夕阳更美丽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381

非遗让夕阳更美丽

原创/张玉兰

人都说退休了生活无味了,为了让生活更美好,退休人不休,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我办过梦想艺术团,和朋友合作过婚庆公司,参加爱心协会。自己还扶贫两个学生,也参加多个培训班,上老年大学。总之沒有让自己闲着。很多时候,我们害怕去做一件事,并不是实力不够,而是被内心的恐惧所吓倒。一旦大胆地迈出第一步,你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人生很长,愿自己勇敢又强大。
记得那是2014年的年终,进入腊月,结婚的特别多,每隔两天便是婚礼!全家人己经去了西安过冬,我自己在家。家里沒有暖气,我向朋友圈发了贴子,我的朋友海燕小妹,很关心让我去非遗培训班学习剪纸。我去了根本不会呀!那小小的剪刀,连手指头都捏不住,再看各位巧妇们在纸上剪出细细的的图像,我蒙了,老虎吃天无法下手呀!陈桥山老师看我急的满头汗。走到我面前亲切的说,别急慢慢的来。教我怎样掏空,怎样剪狗丫,怎样剪花边。在老师的指导下,我虚心向老师和各位巧娘学习,几天下来,基本的剪纸知识掌握了。在学习中认识了好多的巧妇们,大家特别的热情,每个人都愿意和我交朋友,也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我。鲁安的大姐,自祥大姐,光敏美女,青萍美女,好多的师姐加美女,我们便成了好朋友,几天下来学习婚礼两不误,感谢好友的帮助!古人云,朋友不需要锦上添花,需要雪中送炭。
人常说的一句话是,师傅领进门,学习靠个人。在学习中我不断探索朝邑剪纸中的各种精华。勤学苦练,剪了不少作品,特别是有几位老人过八十大寿,我剪了寿桃装镜框赠送过去,得到好评!2016年九月初,夫君带过的六连战士来大荔聚会。我根据每个人属相,剪出各位的生肖图片,装表好送给大家。三十多位小兄弟高兴的连连点赞!
2020年十一月初,我又学习了刺绣。
一针一线都是那样的细密,想想江南绣娘,小桥流水,黄河,长江,森林。用五彩丝线绣的逼真完美。将中华大地绣的如此多娇!我初学暂时还沒有能力绣出更好的作品。不远的将来在我不断努力下,肯定会绣出让人羡慕的作品!
现实生活中,忙碌,是一剂良药,能提升生活质量,能治愈闲散懒惰,能换来收获回报。闲散,会让人胡思乱想,懒惰,会让人百病缠身,只有忙碌的生活,才能活得精力充沛,过得丰盈充实。世上最可怕的不是忙,而是漫无目的无所事事,只有让自己忙起来,才不会焦虑不安,没时间顾及琐事,没空闲论人是非。有目标有规划,向未来努力,为幸福拼搏,收获的不仅是物质财富,还有忙碌带来的快乐。
人这一辈子,自从把自己交给这个世界,就开始寻寻觅觅,上下求索。为了更好的生活,不断学习,学许许多多能够帮助自己实现价值的东西。追求与信念总是在百味艰辛中把人生的坐标推动。
我虽然是出生在五十年代,受到过饥荒,经历过诸多灾难。但是我搭上了盛世的末班车,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天天像过年。过去的皇上未必有今天的我这么幸福。
所学的一切我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非遗办的各位领导,感谢省非遗办的陈桥山老师,李红军老师。说声你们辛苦了,还有众多师傅们你们是我永远难忘朋友,望咱们在继承非遗传承的学习中共同努力!让朝邑剪纸,刺绣,面花走向世界!让我们的夕阳红更加绚丽多彩。
写于二0二0年十二月十六日晚
往期回顾: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四十年的时光

【大荔文学·随笔·张玉兰】我的歌友姐妹们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三十年前热河结缘,今天故乡共团圆

【大荔文学·游记·张玉兰】再游黄河岸

【大荔文学·随笔·张玉兰】母亲每天盼望着我的归来,现在我也盼望着与母亲在梦中相见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北京的哥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三河口记忆

【大荔文学·随笔·张玉兰】“老年大学”让我圆了大学梦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我老家的邻居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满天飞的故事

作者简介

张玉兰,生于1957.年1月,初中毕业。1974年参加工作,80年随军,北京农业大学企业管理专业。1993年调回家乡,在供销联社股金服务部任部长、会计等职务,现在老年大学英语班班长!

总编:夏春晓

副总编:邢根民

顾问:马行健  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投稿邮箱:879101005@qq.com

备注: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0)

相关推荐

  • 【大荔诗词】高华丽:那一抹绿(外一首)

    那一抹绿 高华丽 秋天里 一波高温来袭 暖了丰收的田野 愁绪萦绕的心田 被一抺墙外的绿 撞击得生机盎然 喜悦遍布 欣然于一抹浓浓的绿意 感化 劳碌的脚步 驻足 静观墙外无意的发现 那一抺绿 正是旺盛的 ...

  • 【大荔文苑】高华丽:错过

    错   过 文/高华丽 错过风,错过雨 错过今生的你 错过天,错过地 错过来世的你 相识与青葱的岁月 缘与文学的执着 多少个日夜 一起探讨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 那个 ...

  • 冬临残雪

    季节的触角正顶破冬的襁褓,朋友圈的乌海飘落起大雪,只是故乡正宁的雨依然未曾洒过西峰街头,清洁工的长扫帚一遍又一遍轻滑,却无法拭去黄叶的飘落. 车流.人潮,一如既往的熟悉,季候把一丝寒意轻揉的隐隐约约, ...

  • 【大荔诗词】高华丽:沙苑女孩

    沙苑女孩(一) 高华丽 我从沙苑走来 身后踉踉跄跄的脚印 印证槐树林的期盼 儿时的梦随槐香飘散 我从沙苑走来 身后深深浅浅的脚印 印证了家乡的期冀 肩负着父辈的寄托 我从沙苑走来 把憧憬写进诗里 找寻 ...

  • 【大荔文苑】田冬泉:难忘的一篇课文

    难忘的一篇课文 --<海螺渡>点燃我文学的梦想 文/田冬泉 我的中小学学业应该是在文革后期完成的.那时的语文课本,课文内容大多都是紧跟时代步伐,宣传战斗英雄和革命小将的文章,像<战斗 ...

  • 【大荔文苑】游海燕:拜师记

    拜师记 文/游海燕 高华丽,大荔城关中学高级语文老师,初闻高老师大名,是儿子上六年级的时候.朋友嘴里的高老师文笔好,真性情,语文教学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那时候就特别想要认识高老师,无奈没有机缘,就这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我老家的邻居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62 我老家的邻居 原创/张玉兰 一九五九年黄河滩大移民,我们上八户村移民到安仁镇,新华村,一个村分到了四个小村,郑家庄,刘其营,赵家寨,我家分到佘家营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三河口记忆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75 三河口记忆 原创/张玉兰 七十年代初,在华阴上学.那时我十四岁,骑着自行车从朝邑向东,走大坝上,大坝尘土飞扬,自行车很难动弹,每走一步都举步维艰.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北京的哥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85 北京的哥 原创/张玉兰 那是2018年7月,我们受内蒙.通辽战友兄弟的邀请,前往内蒙.本来走石家庄也行,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想走北京,也可能是我们还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三十年前热河结缘,今天故乡共团圆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313 三十年前热河结缘,今天故乡共团圆 原创/张玉兰 那是八十年代底的一个盛夏,我在隆化县城以北三十公里的张三营工作.那个地方比较落后,交通各方面都不是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愚蠢的爱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396 愚蠢的爱 原创/张玉兰 今天我给大家讲几个故事,故事的主人翁都是本人的朋友. 故事从七十年代开始,在华山脚下有这样一户人家,兄妹四人,父母六口人,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蓖麻蚕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00 蓖麻蚕 文/张玉兰 说起蓖麻我想六十年代以上的人都知道吧!那个时候公路旁.大渠沿子.洛河岸边到处都是. 它叶子很大,像一个张开的大手掌,株杆长的很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东三支大渠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08 东三支大渠 文/张玉兰 前几天晚上第一次参加读书会,听了王凌琴老师的龙首渠的分享,让我突然间想起东三支大渠,它也属于洛渠的支流.        它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大嫂

    630 大嫂 文/张玉兰 七月三十号这天,是大嫂入土为安的日子.这个夏天最热的三天让她占用了,难到说这就是命吗? 我的大嫂是世界上最苦命的人,苦到什么程度,我慢慢道给你听. 从生下来就送人,养家养了几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情缘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37 情缘 文/张玉兰 七十年代末,我邻村有户人家,兄弟姊妹十个,六女四男,男方找媳妇很难,都嫌弃他们兄弟多. 有一天他们村里我干哥的父亲来我家办事,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