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非遗让夕阳更美丽

(0)

相关推荐

  • 【大荔文苑】游海燕:拜师记

    拜师记 文/游海燕 高华丽,大荔城关中学高级语文老师,初闻高老师大名,是儿子上六年级的时候.朋友嘴里的高老师文笔好,真性情,语文教学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那时候就特别想要认识高老师,无奈没有机缘,就这 ...

  • 【大荔诗词】高华丽:沙苑女孩

    沙苑女孩(一) 高华丽 我从沙苑走来 身后踉踉跄跄的脚印 印证槐树林的期盼 儿时的梦随槐香飘散 我从沙苑走来 身后深深浅浅的脚印 印证了家乡的期冀 肩负着父辈的寄托 我从沙苑走来 把憧憬写进诗里 找寻 ...

  • 冬临残雪

    季节的触角正顶破冬的襁褓,朋友圈的乌海飘落起大雪,只是故乡正宁的雨依然未曾洒过西峰街头,清洁工的长扫帚一遍又一遍轻滑,却无法拭去黄叶的飘落. 车流.人潮,一如既往的熟悉,季候把一丝寒意轻揉的隐隐约约, ...

  • 【大荔文苑】高华丽:错过

    错   过 文/高华丽 错过风,错过雨 错过今生的你 错过天,错过地 错过来世的你 相识与青葱的岁月 缘与文学的执着 多少个日夜 一起探讨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 那个 ...

  • 【大荔诗词】高华丽:那一抹绿(外一首)

    那一抹绿 高华丽 秋天里 一波高温来袭 暖了丰收的田野 愁绪萦绕的心田 被一抺墙外的绿 撞击得生机盎然 喜悦遍布 欣然于一抹浓浓的绿意 感化 劳碌的脚步 驻足 静观墙外无意的发现 那一抺绿 正是旺盛的 ...

  • 【大荔文苑】田冬泉:难忘的一篇课文

    难忘的一篇课文 --<海螺渡>点燃我文学的梦想 文/田冬泉 我的中小学学业应该是在文革后期完成的.那时的语文课本,课文内容大多都是紧跟时代步伐,宣传战斗英雄和革命小将的文章,像<战斗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我老家的邻居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62 我老家的邻居 原创/张玉兰 一九五九年黄河滩大移民,我们上八户村移民到安仁镇,新华村,一个村分到了四个小村,郑家庄,刘其营,赵家寨,我家分到佘家营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三河口记忆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75 三河口记忆 原创/张玉兰 七十年代初,在华阴上学.那时我十四岁,骑着自行车从朝邑向东,走大坝上,大坝尘土飞扬,自行车很难动弹,每走一步都举步维艰.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北京的哥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85 北京的哥 原创/张玉兰 那是2018年7月,我们受内蒙.通辽战友兄弟的邀请,前往内蒙.本来走石家庄也行,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想走北京,也可能是我们还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三十年前热河结缘,今天故乡共团圆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313 三十年前热河结缘,今天故乡共团圆 原创/张玉兰 那是八十年代底的一个盛夏,我在隆化县城以北三十公里的张三营工作.那个地方比较落后,交通各方面都不是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愚蠢的爱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396 愚蠢的爱 原创/张玉兰 今天我给大家讲几个故事,故事的主人翁都是本人的朋友. 故事从七十年代开始,在华山脚下有这样一户人家,兄妹四人,父母六口人,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蓖麻蚕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00 蓖麻蚕 文/张玉兰 说起蓖麻我想六十年代以上的人都知道吧!那个时候公路旁.大渠沿子.洛河岸边到处都是. 它叶子很大,像一个张开的大手掌,株杆长的很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东三支大渠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08 东三支大渠 文/张玉兰 前几天晚上第一次参加读书会,听了王凌琴老师的龙首渠的分享,让我突然间想起东三支大渠,它也属于洛渠的支流.        它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大嫂

    630 大嫂 文/张玉兰 七月三十号这天,是大嫂入土为安的日子.这个夏天最热的三天让她占用了,难到说这就是命吗? 我的大嫂是世界上最苦命的人,苦到什么程度,我慢慢道给你听. 从生下来就送人,养家养了几 ...

  • 【大荔文学·散文·张玉兰】情缘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637 情缘 文/张玉兰 七十年代末,我邻村有户人家,兄弟姊妹十个,六女四男,男方找媳妇很难,都嫌弃他们兄弟多. 有一天他们村里我干哥的父亲来我家办事,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