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与研究]“百苗图”源流考略(摘要)
相关推荐
-
《蛮苗图说》陈浩·清代
陈浩(清嘉庆初年曾任八寨理苗同知)所著<八十二种苗图并说>.全书按条目研究并依托彩绘插图,系统地介绍了当时贵州各民族社会文化状况,是一部资料价值与艺术鉴赏价值均很高的历史民族志.
-
[田野调查与研究]隐藏的神性:藏彝走廊中的碉楼
青藏高原碉楼作为一种独特历史文化遗存,近年日益受到外界的关注与重视.目前学术界普遍将其作为与战争相关的防御性建筑看待,认为碉楼起源于防御.本文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文章依据藏彝走廊碉楼分布地区相关民族志 ...
-
[田野调查与研究]乐昌过山瑶及其迁徙考略
生活于广东原乐昌县东西二山一带的过山瑶有悠久的历史,元明之际已在此生息繁衍,与今日生活在这一带的瑶族有前后继承关系.在明正德九年至清道光十一年的300多年中,乐昌瑶先后三次起义反抗封建王朝,是北江上游 ...
-
[田野调查与研究]水族习惯法及其变迁(摘要)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一个典型水族村寨--恒丰乡塘党寨--的田野调查,描述了水族习惯法的表现形式.维护机制及其变迁.文章认为,水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权力的深入.长期的"送法下 ...
-
[田野调查与研究]地域偏见和族群歧视:中国古代瘴气与瘴病的文化学解读(摘要)
关于瘴气与瘴病的研究,以往学界主要集中在疾病学.历史地理学以及医疗社会史范畴:由于所谓的瘴气与瘴病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一组包含多种地方性疾病在内的复杂疾病的统称,因而这一研究便失去了可靠基础:事实上,所 ...
-
[田野调查与研究]哀牢山哈尼族妇女梯田养鱼调查(摘要)
哀牢山哈尼族的梯田养鱼有上千年的历史,对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的哈尼族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哈尼族妇女就是梯田养鱼的参与者.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变迁,哈尼族妇女还成为 ...
-
[田野调查与研究]《史记》所见“胡”与“匈奴”称谓考(摘要)
<史记>中所见"胡"与"匈奴"两种称谓,其含义是有明显差别的.战国时匈奴及北亚草原各游牧部落,大多以"胡"为名."胡& ...
-
《百苗图》传世抄本收藏情况概说
<百苗图>是清代绘画记录当时各地苗族的生产.生活.娱乐和习俗等风情的历史图册,是珍贵的历史民族志."百"是概数,合多之意,并不是指有百幅苗族画图,也不是指有百支苗族.& ...
-
《水经.清水注》里的竹林七贤、天门山、百家岩等考略
又东,长泉水注之,源出白鹿山,东南伏流,迳一十三里,重源濬发于邓城西北,世亦谓之重泉水也. 又迳七贤祠东,左右筠篁列植,冬夏不变贞萋.魏步兵校尉陈留阮籍.中散大夫谯国嵇康.晋司徒河内山涛.司徒琅琊王戎 ...
-
[艺术研究]我的《五月天》
面对眼前的风景,忽然我觉得这丰富的绿色怎么这么张狂?细细想来,可能是去年枯干的荒草枝桠映衬的关系,令绿色表现的充满活力与生机,张狂的底蕴就是生命的活力.我爱这暖意洋洋没有风的五月天,自然中颜色都像被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