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与研究]地域偏见和族群歧视:中国古代瘴气与瘴病的文化学解读(摘要)

(0)

相关推荐

  • 从3000万到0,中国如何一步一步消除疟疾?

    疟疾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分布广泛,全世界约有一半人口面临疟疾风险. 疟疾的发病和死亡多发生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亚洲.拉丁美洲.中东和部分欧洲地区也受到影响.据估计,2011年全球有99 ...

  • 客家文化,到底是什么?

    客家人(Hakka),是南方古汉族的一支,是全国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也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客家人的迁徙历史,向上可追溯到西晋末年.前后五 ...

  • 寻味广东客家菜

    众所周知"食在广东",不过大概有许多人不知道,其实广东的"饮食文化景观"又分为三大区: 1.粤中广府饮食文化区 2.粤东-粤西福佬饮食文化区 3.粤东北-粤北客 ...

  • 中国古代常见五大传染病

    在中国古代,尽管没有"流行病"这个名词,但其医学概念是存在的,这就是"疫".如果疾病大规模暴发,则称为"大疫".伤寒.瘴气.传尸.疠风.虏疮 ...

  • [田野调查与研究]隐藏的神性:藏彝走廊中的碉楼

    青藏高原碉楼作为一种独特历史文化遗存,近年日益受到外界的关注与重视.目前学术界普遍将其作为与战争相关的防御性建筑看待,认为碉楼起源于防御.本文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文章依据藏彝走廊碉楼分布地区相关民族志 ...

  • [田野调查与研究]乐昌过山瑶及其迁徙考略

    生活于广东原乐昌县东西二山一带的过山瑶有悠久的历史,元明之际已在此生息繁衍,与今日生活在这一带的瑶族有前后继承关系.在明正德九年至清道光十一年的300多年中,乐昌瑶先后三次起义反抗封建王朝,是北江上游 ...

  • [田野调查与研究]水族习惯法及其变迁(摘要)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一个典型水族村寨--恒丰乡塘党寨--的田野调查,描述了水族习惯法的表现形式.维护机制及其变迁.文章认为,水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权力的深入.长期的"送法下 ...

  • [田野调查与研究]哀牢山哈尼族妇女梯田养鱼调查(摘要)

    哀牢山哈尼族的梯田养鱼有上千年的历史,对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的哈尼族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古以来,哈尼族妇女就是梯田养鱼的参与者.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变迁,哈尼族妇女还成为 ...

  • [田野调查与研究]“百苗图”源流考略(摘要)

    "百苗图"是历史背景较为复杂的一种反映贵州古代少数民族的地方文献,其版本众多.据考,它们是源自清人陈浩著的<八十二种苗图并说>.关于其母本的产生历史,学术界纷争不一.& ...

  • [田野调查与研究]《史记》所见“胡”与“匈奴”称谓考(摘要)

    <史记>中所见"胡"与"匈奴"两种称谓,其含义是有明显差别的.战国时匈奴及北亚草原各游牧部落,大多以"胡"为名."胡& ...

  • [艺术研究]我的《五月天》

    面对眼前的风景,忽然我觉得这丰富的绿色怎么这么张狂?细细想来,可能是去年枯干的荒草枝桠映衬的关系,令绿色表现的充满活力与生机,张狂的底蕴就是生命的活力.我爱这暖意洋洋没有风的五月天,自然中颜色都像被颜 ...

  • [艺术研究]我画《暮色中》

    如果我坚称自己只是个业余绘画者,无疑自诩为一个纯粹的个人主义画家,之所以这样说,是自认为维护了绘画性的纯粹,保护它不受商业的.金钱的.权势的干扰,或者说名气的侵染.因为名气的大小都是靠吸引眼球得来的. ...

  • [艺术研究]我画《那是个什么景》

    我一直认为别人的真理未必就是我的真理,正是基于这一点,强调个性化的认知应该是画家的一个本能表达.我没有开宗立派的野心,也没有那才华.认认真真地循着自己的学养,踏踏实实作画就是人生的极大享受. 绘画对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