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我很着急!

距离年关还剩十天,房企冲刺进入白热化。

啥新鲜事都有。

尤其有些事的魔幻,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例如重庆某房企,上周还在炒作“很快收回优惠”的噱头,故意做了张展板,并且让照片流传出来形成舆论话题。

结果似乎是不凑效,前天突然冒出24套“工抵房”?大跌眼镜的价格。

好他个工抵房。

01

阿莎粗略统计了一下,前50强房企中,经过高强度冲刺,今年目标居然完成的还不错,如今仅剩10多家目标完成率在90%以下。

“邀鸭子”的,脸上挂不住;

同时,你会发现不管完成或没完成任务,房企都很疯狂,因为比销售额更重要的,似乎还有销售回款指标。

如何在剩下的10天里,冲一把,完成KPI?

工抵房、首付分期五年、大幅限时优惠...

一切只为见效快。白刀子进红刀子马上出那种。

所以,别说什么渠道绑架开发商。

急了什么事干不出来。

就像今天还分享一个朋友的吐槽。

02

小王。

在某头部房企上班,最近特别苦恼。

他说公司给身为后勤部门的他安排了任务。

卖房任务

而且上纲上线了。

第一,会和年终奖挂钩;

第二,领导说考验每个人热爱公司的时刻到了;

第三,事关公司对员工能力的考量评估。

请注意,不是鼓励,而是要求

据说每个部门都挂了套数指标。

这个房子你可以自己买,也可以动员亲戚朋友一起买。

总之,周末拿个展板出去“站街、拦截”,公司还会人性化的免费给配一盒口罩。

上到总经理办公室,下至服务部分,少则几套,多则几十套。

领导都带头,背了高指标...

阿莎特意去翻阅了一下该房企的数据,的确,还差一些“小目标”。

拼了!

03

员工与公司,共克时艰,无可厚非。

“全员营销”,早已有之。

比如某头部房企,长期以来,员工特别压抑,很长一段时间,每周都要发动亲戚朋友,带着“没有登记过”的手机号码,去售楼部完成“到访任务”。还得假装的意向浓厚,恨不得马上刷卡那种。

市场上还因为大量的人气需求,诞生出新的职业--“充场”。

参加活动,参加开盘,参加看房团...演技好的、勤劳的,收入颇丰

只是,现如今,硬摊派指标,严格考核的,特别多。

甚至还有公司,使用了更进一步的花招。

提供一次更名机会”,员工福祉?

看来员工也挺有钱,要求全款。

还有霸气的开发商领导,在“员工任务”通知后面附加了一句:

不完成者将被除名。

总之,全都给我上。

04

距离年底还有10天,今年留给房地产企业的冲刺时间,不多了。

有的最后的冲刺,通过各种活动、促销、分销全上阵,只为了全力去库存降杠杆

有的是为了混个好业绩,把“位置”稳下来,各个层级,如今压力都不小;

还有一部分,已经是为了明年打基础,获得更充沛的现金流,小步快跑,随机应变,为明年初买地做准备。

不同的着力点背后,是日渐明显的行业分化

回到眼下,房企员工全员上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风雨同舟,不能只想着吃肉,必要时,跟公司共患难、同冲刺,也不是营销部门一个人的事。

在微博上,有房企员工调戏自己“就当给儿子买的婚房吧。

可他儿子还小的很...

但愿他的公司,能修出来质量有保障,价值稳步上升的住房吧。

但反过去想,房企的着急,不正是消费者的好时机?

05

促销对任何行业都无可厚非,在维持利润和成本之上,卖方能完成销售任务,买方也喜闻乐见。

作为消费者,其实要分辨的,就是是否为“真优惠”。

  • 宣传首付2成?那显然是不具备任何竞争的老路子。

  • 借口备案价不能低于5个点?那是忽悠小白。

  • 送点“车位抵用券”?我会评判为缺乏诚意!

送给大家一句话:我们只用记住一点,那就是最终的折后成交价,是不是真优惠

送的“福利”,是不是真金白银

对的,看最终的价格:

如果价格在相比前期备案价有一定优势的前提下,再送出真实的物业费+大修基金+契税之类的补贴。

那就是真优惠!

还比如,85折,真不是真85折?

同样是对比备案价。

在百度搜索“重庆网上房地产”,去翻一翻。

不会的可以问我。

如今一口价是主力模式。

开发商在制定价格的时候,可以“有倾向性”的做出一些很划算很实惠的价格。

这种“一口价”房,就去找近似楼栋的价格做对比,分辨“真假优惠”。

折扣里的玄机很多。

铁柱去看了之后说。

“拿着折扣单上的房源问置业顾问小哥哥,那边一脸不屑的说:二楼、采光撇,户型不好,要不要嘛?”

这样的促销,显然就缺了点诚意

在十八般武艺里,若论对刚需购房者吸引力最大的武器,还是当数首付分期。有些甚至连利息都不需支付!

比如这个。5年无息首付分期。

在超低首付的前提下,还有一大堆优惠

是真是假?

只是,前提你还应该冷静下来问自己:这样的房子能买吗?有价值吗

还有就像下面这个案例:

总价低户型小,在各路中介大肆拉客外加层层活动之下,第一次开盘,卖的确实不错。

开过盘之后,又180度转弯,立即释放出涨价信息。

引的一顿鄙夷声或惋惜声。

但是,这就是现实!!一些项目完成任务后,开始真的收回优惠折扣了!

年底,市场百态尽出

捡趴活的时间,抓紧吧。

06

30多年前,郑渊洁为了放小读者给他的来信,不得已,省吃俭用在北京买下10套房,用于存放这些“孩子的欢乐”。

孩子的欢乐,是他的欢乐。

那位给儿子买婚房的房企员工一样,若干年后,儿子是否欢乐,才是他的福祉。

而我,想起了这10来年间,每次房企像疯了一样想把房子甩出去的时候,很多人在纠结怀疑的时候,还真的就是在大周期下,最好的出手时机

房企越急,我们应该越高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