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龙王的新任务之二,一幅画产生的神奇功效!
(博士论西游第三五一讲,选自《西游谜中谜》(166)第五章――小白龙忤逆之谜)
在上一讲中,我们谈到,悟空听不得唐僧对他打死强盗的指责,一气之下撇下唐僧,“向东而去”,要回花果山享受自由生活。刚组建的取经团队,仅仅维持了一天,眼看着就要解散了。正如唐僧所说,“罢!罢!罢!也是我命里不该招徒弟,进人口!”
应该来说,在取经团队中,唐僧是核心人物,正如在真假悟空事件中,沙僧对假悟空说的一句话,“兄若不得唐僧去,那个佛祖肯传经与你!”也就是说,没有唐僧的取经团队,即使到了西天,如来也不会传给真经,他们也只能空手而归。
而对于悟空来说,他则是取经团队的灵魂人物,同样,在真假悟空事件中,观音对悟空在取经团队中的地位,也向唐僧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你今须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须得他保护你,才得到灵山。”
一个是取经团队的核心人物,一个是取经团队的灵魂人物。他们二人却因为剿灭强盗事件,分道扬镳,唐僧继续向西,悟空纵身往东。眼看着刚组建的取经团队,就这样就要解散了。此时,东海龙王及时出现了,他打算要让悟空看一幅画!
那么,这到底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呢?接下来,我们请看:
当悟空离开唐僧,来到东海,他“按住云头,分开水道,径至水晶宫前”。东海龙王敖广马了出来迎接,进入水晶宫中,五百年不见面的两个人进行了交谈。
在交谈过程中,敖广得知,在观音的劝说下,悟空加入了取经团队,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但由于打死强盗的事情,悟空与唐僧产生了矛盾,悟空“撇了他,欲回本山,故此先来望你一望,求钟茶吃。”
应该来说,悟空来讨杯茶吃,他们两个叙叙旧,互相了解一下当下各自的情况,也算正常,毕竟两个人有五百年不见面了。但是,事情接下来的发展,却让人浮想联翩!
正在饮茶结束之时,“行者回头一看,见后壁上挂著一幅圯桥进履的画儿”,他问龙王这幅画儿画的是什么景致。龙王对此进行了介绍,意思是西汉初年,刘邦的谋士张良年轻时,拜黄石公为师,学习兵法之事,而黄石公为了考验他的耐心,故意三次把鞋子丢到桥下,张良不厌其烦,三次将鞋子拾起,并给黄石公穿上,从而得授《太公兵法》,最终帮助刘邦夺取天下,建立丰功伟绩。
在老龙王讲述画中故事时,他一气呵成,根本不容别人插嘴!在介绍完画中故事情节之后,他马上转入对悟空的恐吓,“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
在看到悟空沉默不语时,老龙王接着又加了一把火,“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当悟空答应回去再保唐僧时,他又立即催促悟空,“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大圣早发慈悲,莫要疏久了你师父。”
对于悟空来说,老龙王的这几句话,可谓是针针扎心!他所提到的“妖仙”一词,明显地是在揭悟空的短,意思是,你是个刑满释放人员,已经失去了天录,不在天庭的官僚系统之内了;而悟空如果不保唐僧,他将永远是一个刑满释放人员,不可能再得天录,回到天庭的官僚系统之内;悟空既然要保唐僧,就要马上回去,疏久了唐僧,也是他的罪过!
可以说,悟空听了老龙王的话,不敢说心惊胆战,至少也是如芒在背!他再也不敢在龙宫停留,“急耸身,出离海藏,驾着云,别了龙王”,不是回花果山,而是要回去见唐僧,重新加入取经团队了。在返回途中,悟空又碰到观音,观音也劝他快回去见师父,“赶早去,莫错过了念头。”
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龙王借助这幅画,成功地说服了悟空,让悟空回到了唐僧身边,从而使刚组建的取经团队,避免了解散的危险,他为取经行动的顺利进行,在组织保障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