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入生命的苦与乐 | 陈少林
相关推荐
-
杨雨品读古诗词 |陶渊明《归园田居》
中国人爱写诗,也爱读诗.长期读诗的人,不鸣则已,一开口就让人惊艳.长期读诗的人,让人久处不厌,闲谈不烦.在杨雨看来:诗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诗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展翅飞翔:诗不是万能的,却会使 ...
-
蒋寅|陶渊明隐逸的精神史意义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一.遁世观念的由来及其实践 陶渊明(352-427)在我们的文学史叙述中常给人以与时代风气格格不入的印象,因为不处在文坛和人们关注的中心,边缘化的位置很容易让人误解他是个远离时 ...
-
陶渊明独爱菊,为什么不写“菊花源记”,而写《桃花源记》?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 ◆ ◆ 来源 | <桃花源记> 文 | 也可自话 图片来源 | 网络 ◆ ◆ ...
-
雷池再读
半池泥土半池沙 半池鱼来半池蟹 桃花源处种桃花 望江楼上望江流 -- 木公牛一 辛丑夏,雷池木公牛一巡游雷池,走在大雷岸的同马大堤上,放眼四望,抚今追昔,感叹不已,文心涌动,倾泻而下,不可控下吐 ...
-
松菊犹存 | “我心中的陶渊明”佳作合集(二)
原创作文 命题人:王英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掸拭去历史长卷的尘灰,在一个称为魏晋的年代,于纷繁俗世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卓然独立.高标逸志的文人墨客--陶渊明.为了气节,文人的铮铮傲骨,陶渊 ...
-
出仕辞官是清高,落魄终老为孤傲,谁懂隐士陶渊明
陶渊明是杰出的诗人,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梁启超说,自然界,是陶渊明爱恋的伴侣.林语堂说,陶渊明是最和谐完美的人物,他简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 ...
-
荡漾在乡村的涟漪(三首)
傅建设 访问博望 博是广阔渊博的博 望是留恋张望的望 博望就这样 从1500年前的南梁生动到当代 "芜湖的剪子,博望的刀" 在一家工厂里,寻觅 横山古道上"小三子&quo ...
-
自卑感,我们从这里契入生命!
后台回复[入群],了解生活中的更多细节! 自卑感, 我们从这里契入生命! 今天早上起床,经历了一件小事,然后冒出了一些自卑的感觉,虽然心里非常清楚这些东西来自于过去一些残留的印象或感受,但是这种感觉却 ...
-
生命之本在乐,不在苦!孔子曾这样形容自己...
孔子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真正的文化学者,科学研究者,他们也有忧愁,只是快乐和奋斗忘我的精神让他们忘记了烦恼. 投入你所热爱的事业中去,年龄只是岁月在你脸上留下的痕迹而已 ...
-
【苦与乐的真相】这个视频如果看懂了,你的生命将会发生巨大转变
【苦与乐的真相】这个视频如果看懂了,你的生命将会发生巨大转变
-
《与君共品我的一首“感怀”小诗——化苦为乐知天命,惟求清欢静心活(陈怨蜚老师感悟人生之语)》
(高雅乐曲共赏:松涛曲) <感怀> 岁月无情催人老,师者喟叹白发多. 化苦为乐知天命,惟求清欢静心活. 注释: 知天命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叙述方法."知天命&qu ...
-
生命本就是一场体验爱与恨、喜与悲、苦与乐、生与死的过程
2020-12-29 14:43 华人号:沛桥公益之声 生命本就是一场自我完善的过程,人活着只是一个过程,一个体验爱与恨.喜与悲.苦与乐.生与死的过程.我们会被太多的执念和不甘束缚,但其实最终能够活得 ...
-
一日禅:人生的苦与乐
2021年05月05日 14:28:35 来源:华人佛教 16人参与8评论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林恩 人生的苦与乐,往往来自心的体验.若能把人生的苦乐,当成增长慈悲和智慧的过程,就是大自在人.
-
《懂你》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懂你》你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
-
人生,半因半果,半苦半乐
人生,半因半果,半苦半乐.其实,生活中有太多的烦恼,源于我们不能心宽,过分在意,过分较真,若是多去包容,多去体谅,才会舒心,较真太多了,只会伤了彼此的心灵,生活的苦与乐总在更迭,人生的因果总是难以避免 ...
-
草药入诗词,苦中亦有甜!
古往今来,很多医家或文学家把中药名嵌入诗句中,巧妙地通过中药名表达诗词的主题,运思巧妙,趣味无穷,开出一枝中医药与文字相结合的文化奇葩. 春风和煦满常山,芍药天麻及牡丹. 远志去寻使君子,当归何必问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