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寅|陶渊明隐逸的精神史意义
相关推荐
-
脱掉华丽的长袍
前一段时间,一个曾经的学生跟我抱怨说,生活压力实在太大,社会的复杂.职场的竞争.人际关系的纷扰,简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顿了顿,他忽然眼睛一亮,说:"老师,做一个隐士多好啊,像古代的隐士一样, ...
-
香祖兰因 | 陶渊明的隐士兰文化及其影响
内容提要 1.兰花为君子之花,这里的君子指隐士(隐君子),而非才德出众的人. 2.陶渊明的隐士兰文化是兰文化中的主流.他是兰文化的创始人. 3.陶渊明在兰文化方面的影响力为最大,超过孔子.屈原等人. ...
-
蒋寅|孟郊创作的诗歌史意义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任何一位诗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任何一种风格和表现都有不可取代的价值.然而实际上,每位诗人.每种风格和艺术表现由于出现的时间不同,对于诗史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向来的研究一直注重于诗人 ...
-
蒋寅|成长的烦恼——权德舆早期诗作的心态史意义
[内容提要]权德舆是贞元.元和间声望卓著的文学家,他不仅以文坛盟主的地位提携了一批中唐文坛的中坚作家,自己的诗歌创作也成为贞元诗坛的重要内容.在权德舆的全部创作中,早期作品是最重要的部分.现存唐人作品 ...
-
蒋寅|顾炎武的诗学史意义
顾炎武(1613-1682)是明清之际最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之一,就学问的广博论,一时无出其右.前人评价亭林之学,往往推崇他以实证方法,开乾.嘉考据学的先河,其实就考据而言,亭林的学问远未臻精密.钱大昕 ...
-
蒋寅|《清代诗学史》第二卷后记
一部著作写完,总有许多感慨,尤其是这种写作多年的著作,就像历经艰辛跑完的马拉松,长舒一口气之余,实在是感触良多,甚至不知从何说起. 学者历来就分两种,套一句曹植的话说就是"或好烦文博采.深沉 ...
-
蒋寅:韩愈诗风变革的美学意义——兼及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上)
关于韩愈(768-824)诗风的变革,前人与当代学者多有论述,大都从避熟取生的动机着眼,论述他对怪奇风格的追求.如清代批评家方世举说:"大历以上皆正宗,元和以下多变调.然变不自元和,杜工部早 ...
-
蒋寅|学术史·思想史·批评史——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读后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是张伯伟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于1989年,其中有关"推源溯流"和意象批评的论述早在八十年代初就写成,从大学论文到博士 ...
-
蒋寅|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读龚自珍《咏史》
咏史 龚自珍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 ...
-
蒋寅|主题史和心态史上的曹植
文学和艺术作为一种生命活动,其成就无疑与生命的长度密切相关,活到77岁的海顿(1732-1809)的创作当然是享年38岁的门德尔松(1809-1847)无法比拟的:享寿82岁的托尔斯泰(1828-19 ...
-
蒋寅|過度修辭:李賀詩歌的藝術精神
李賀不是中國詩歌史上最偉大的詩人,起碼沒有人如此推崇他,但若從獨創性的角度說,李賀一定是最富有創造力的詩人.他出神入化的想象力,奇譎瑰異的取境,光怪陸離的文字風格,莫不帶有最鮮明的個性色彩,成爲古典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