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尔曼·德罗亨布罗特 诗选一(比利时) 诗作 选自《昙花一现的时间》 翻译:奚跃萍
ACC国际双语诗歌
ACC International Bilingual poetry

上海惠风文学
Shanghai Huifeng Literature
热尔曼·德罗亨布罗特 诗选一(比利时)
选自《昙花一现的时间》
翻译:奚跃萍
文字的狩猎者
清晨在渐渐消失的灰色夜空中
吐出一道红色的光芒
白昼苏醒了
伴随着鸟的啼鸣
和揭去了面纱的青山。
湖的对岸
渔夫小心翼翼地
把网撒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
然后静静地守候着
活像一个文字的狩猎者
设置好陷阱
等待诗句来自投罗网。
白纸
一如白昼之渴望黎明
白纸渴望文字的
亲近
笔尖的触碰
和蓝墨水
令人陶醉的沁芳。
零散的文字串并成链
一首新诗
也就这么诞生了。
天上的鸟儿
它们在
寻找什么
飞在那么高的
空中
那儿除了蓝天
还会有什么呢?
拆信刀
——致福阿德·里卡夫
在我们共同的
维也纳朋友家里
你留下了一把
阿拉伯拆信刀
作为礼物。
你的信还未写
就已收到
抗议
海鸥
孩子般尖声嚷嚷
她究竟想要什么
是谁刚才还在蓝天上振振有词
而现在却留下了
一个实实在在的空洞?
智慧之光
来到万丈深渊的
底部
在时间的漩涡中
读取逝去的岁月。
沉默并非空虚
而意在求全
为的是在黑夜的阴影中
绽放光芒
寻找意义
字母紧挨着字母
一个个单词就这么
跃然横线纸上
像极了起伏不定的蓝色波涛
笔尖轻柔的刮擦声
仍在寻找
翅膀的拍打声
谈论黎明本身的意义
强过只描述它的光芒。
象形文字
潮汐
在那儿起起落落
彼此和睦相处
海浪在沙滩上
写下各种表意的象形文字
那些只有时间先知
才能破译的
符号。
如尼字母
他在黑夜的掌心上
读取星星的
神秘符文
当黑夜太过漫长
夜色太过浓郁时
它们就一定会
形影相随。
译注:如尼字母(Runic Characters), 一种北欧古文字,相传最
早发现的如尼刻文是在公元 150 年前后。随着基督教传入北欧,
如尼字母逐渐被拉丁字母取代。公元 700 年左右,如尼字母在中
欧消失;公元 1400 年左右继而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消失,但
是在斯堪的纳维亚,如尼字母还常常被用在装饰图案上。诗文中
的“神秘符文”系指用这种字母写成的文字。
寻找光源
眨了乌戈·穆希卡一眼
为了寻找水源
树根会
盘绕在一起
为了寻找光源
树枝会
交错着四散叉开
然而,只有树枝
才能找到光源
而树根却永远
只能和黑暗相伴

热尔曼·德罗亨布罗特,1944 年 9 月 11 日生于比利时佛拉 芒大区的比勒杰姆。点出版社的创始人,西班牙黄金海岸国际诗 歌节的推动者和协调者。先后翻译过包括贝特霍尔德·布雷希特、米格尔·埃尔南德斯、弗朗西斯科·布里内斯、何塞·安赫尔·巴 伦特等在内的德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诸国诗人的作品。2008年, 当选世界艺术与文化学院秘书长,并从同年起开始经管伊萨卡文 学基金设在中国、台湾、美国以及蒙古的分部工作。因毕其一生 以诗人和翻译家的身份创作了大量作品,被埃及授予文化荣誉博 士头衔,先后获蒙古“文化与诗歌学院天马奖”、比利时“皮克 特尔·海尔特·比金克斯普里伊斯奖”(1993)和西班牙“第 37 届胡安·阿尔凯德诗歌奖”(2008)。正如弗朗西斯科·布里内斯(西班牙著名诗人)所说,热尔 曼·德罗亨布罗特的诗通过与现实世界无数次的对话,给人以一 种哲学上的启示和对神秘事物的解悟。并且在201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ACC上海惠风文学
追求卓越 突破藩篱
创造当代新诗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惠风国际双语诗歌
ACC Huifeng International Bilingual Poetry
国际双语诗歌总顾问:
Germain Droogenbroodt(比利时)
诗歌艺术顾问:Lidia Chiarelli(意大利)
荣誉顾问:Maria vnuck (美国)
国际翻译顾问:Stanley Barkan(美国)
绘画顾问:巴巴拉(列支敦士登)
媒体顾问:朱全胜(美国)
主编:Annakeiko(上海)
副主编:洛芙(中国台湾)
编辑:jacek wysocki(波兰)
编辑:Mohammad Reza ghazali(伊朗)
中文编辑:夜未安
欢迎加盟
我们期待有知之士愿为公益文化事业做贡献的翻译编辑人才以及优秀的团队合作,欢迎企业和个人赞助。 2021年2月1日
邮箱:13817061426@163.com
微信:497944161
手机:13817061426
ACC Huifeng International Bilingual Poetry
General Counsel:
Germain Droogenbroodt (Belgium)
Poetry Art Consultant: Lidia Chiarelli (Italy)
Fiction Consultant: Maria Vnuck (USA)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onsultant: Stanley Barkan (USA)
Painting consultant: Barbara (Liechtenstein)
Media consultant: Zhu Quansheng (USA)
Editor-in-chief: Annakeiko (Shanghai)
Deputy Editor-in-chief: Luofu (Taiwan)
Editor: jacek wysocki (Poland)
Editor: Muhammad Reza (Iran)
Chinese Editor: Ye Wei'an
You are warmly welcome to join in cooperation, particularly those elites and teams who enjoy superb vision and insight in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editing endeavor and are always ready to contribute to public welfare cultural undertakings. Corporate sponsorship is mostly appreciated.
February 1, 2021
Email: 13817061426@163.com
WeChat: 497944161
Mobile: 13817614426
Mailing address: Room 1604, Block No. 4, Lane 190, Tingkang Road, Huinan Town, Pudong New District, Shanghai,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