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放疗能激活肺内分泌细胞,产生限制免疫抑制细胞的有益蛋白质
相关推荐
-
PD-1耐药有救了! 五项最新临床方案, 均可大幅提升耐药患者生存期
肿瘤的耐药一直是癌症治疗中的大问题,癌细胞在抗肿瘤药物的作用下发生自然选择,产生耐药性,突破药物的压制.肿瘤的化疗和靶向治疗,都比较容易出现肿瘤耐药的问题. 比如说肺癌中常用的EGFR抑制剂,各大医药 ...
-
中国内陆首个PD-L1单抗审批完成!Ⅲ期肺癌,并不是无路可走
年关将至,有关于肺癌治疗方式的好消息接踵而来.新医保目录的余温还没有散去,新的好消息又传来了! 2019年12月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显示PD-L1单抗Imfinzi(durvalumab, 度 ...
-
陈根:研究发现,ICB低响应率机制
文/陈根 如果说免疫疗法让肿瘤治疗步入新时代,那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blockade,ICB)则开辟了肿瘤免疫治疗新纪元.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花落肿瘤免疫 ...
-
JAMA Oncology肝细胞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究现状
本文原文是今年10月22日发表在JAMA Oncology杂志上的一篇综述,该杂志最新影响因子为 24.799,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是维也纳医科大学第三内科,消化内科和肝脏科Matthias Pin ...
-
澳门大学:一种新的纳米单元用于逆转外泌体PD-L1的免疫抑制并增强肿瘤铁死亡
除了增加PD-L1的表达外,肿瘤细胞还可以分泌外泌体PD-L1来抑制T细胞活性.外泌体PD-L1 抵抗免疫检查点阻断,引起了治疗抵抗,抑制肿瘤来源的外泌体的分泌可能有助于更好的肿瘤治疗.来自澳门大学代 ...
-
《自然》子刊:放疗“引爆”免疫反应!科学家发现,放疗能激活肺内分泌细胞,产生限制免疫抑制细胞的有益蛋...
寻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们的"神搭档",可是最近几年癌症治疗的超级研究热点.从传统的放疗.化疗.手术,到各种靶向和免疫在研新药,形形色色的各种联合方案,已有很多取得了临床研究成功. 但 ...
-
科学家发现锌能激活茶、咖啡等饮品中化合物,起到延缓衰老作用
加拿大媒体 CBC还曾经发布过这样的一篇论文,想要长寿?那就搬到 列治文吧! 是的,列治文的人均寿命为86岁,比加拿大全国平均水平多4岁,真的厉害! 不过不搬到列治文也是有活得久的方法的,< 每 ...
-
科学家发现,神经激活和社会压力可诱导大脑
乳酸(lactate)是糖酵解途径的终产物丙酮酸的发酵产物,其生成的速率随着能量需求而增加.人体可以进行乳酸发酵的细胞有骨骼肌细胞.红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身体乳酸浓度,包括在大脑中,在运动后会增加,但 ...
-
科学家发现胎盘含微塑料,影响婴儿免疫! 宝宝从奶瓶吞158万个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方便了很多,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塑料污染是21世纪最紧迫的环境问题!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最新研究发现,通过空气传播微塑料已经遍布全球. 人烟罕至的珠穆朗玛峰 ...
-
《循环》:高血糖让免疫细胞成为血管杀手!牛津科学家发现,高血糖通过诱导巨噬细胞的训练免疫,促进动脉粥...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且致命的并发症.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两倍.[1] 糖尿病最主要的疾病特征是血糖升高,然而强化降糖治疗仅轻度降低了心肌梗死等血管并发症[2,3] ...
-
口腔细菌促肠癌的机制找到了!科学家发现,牙龈卟啉单胞菌定植结直肠后,能招募髓系免疫细胞,激活炎性小体...
为了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牙周炎,你每天都会刷牙.可是,你知道么,其实,在保持牙齿健康的同时,你无形中可能也在降低自己发生结直肠癌的几率? 口腔作为消化道的最上游,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最前线.有将近700种 ...
-
《自然》子刊:唾液病毒会造成肺癌?中山大学科学家发现,EB病毒感染可能与与肺淋巴上皮瘤样癌有关丨科学...
您知道吗?每个人能活多久,是可以计算出来的! 美国坦普尔大学神经学系教授黛安娜·伍得拉夫博士在对长寿者进行数十年跟踪调查后,推出了一套长寿测验题,这套测试就像一个计算器,大家不妨准备好笔和纸算一算. ...
-
《细胞》子刊:二甲双胍抗炎的原因,终于有眉目了!加州大学科学家发现,二甲双胍抑制炎症小体活化,缓解肺...
二甲双胍,每月一夸! 之前已有很多研究报道过二甲双胍除了能控制血糖,或许还能发挥抗癌.防衰老等诸多神奇作用.最近,二甲双胍的抗炎作用也逐渐开始受到大家关注.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几项回顾性临床研究报告称 ...
-
《自然》子刊:放疗是把双刃剑!科学家首次揭露放疗与基因组的相互作用,发现放疗与某些影响肿瘤不良预后的...
放疗是作为癌症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50%以上的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放疗既可以是根治性的,亦可以是姑息治疗. 然而放疗在起治疗作用的同时,对肿瘤的基因组也可产生不利于患者预后的影响. 近日,美国.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