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乌梅丸证

(0)

相关推荐

  • 中医有名的去杖汤,专治脚弱无力,行步艰辛,静脉曲张

    去杖汤,顾名思义,渴了以后,拐杖都可以扔掉了,可见其神奇的力量. 去杖汤出自<朱氏集验方>卷一,具有和血通络,缓急舒筋之功效.组成是赤芍药六两,甘草一两. 其实这个方子,在<伤寒论& ...

  • 『常用方剂』 驱虫剂 : 经方实验举隅:乌梅丸证(乡村医生特刊)

    固始县陈淋子镇予安医院中医科 张世友 陈某,女61岁,农民.2008年10月29日患者初诊,诉胃脘部胀痛.嗳气,或时感有气上冲至头,冲头则昏,并胸闷憋气:或时觉有气下迫,下迫腹胀,常矢气频频,大便坠急 ...

  • 腿疼,气不够!坐骨神经痛,用补气的方子治好,果断和读者分享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现代 ...

  • 芍药甘草汤,中医千年止痛第一方剂

    良方导读:芍药甘草汤是经方,也是公认很有效的止痛方剂.那它究竟如何使用呢? 芍药甘草汤,止痛方剂的老祖宗 芍药甘草汤原方出自<伤寒论>,原载<伤寒论.太阳篇>,是治疗误汗后发生 ...

  • 乌梅丸!被遗忘的乌梅丸证

    乌梅丸!被遗忘的乌梅丸证 作者/宋柏杉 文字整理/王珓.炳程 <伤寒论>的写法,有的是详于前略于后,有的是略于前而详于后,我个人认为读<伤寒论>一定要前后互参,提纲里面的内容涵 ...

  • 【宋柏杉:被遗忘的乌梅丸证】

    遗忘的乌梅丸证 <伤寒论>的写法,有的是详于前略于后,有的是略于前而详于后,我个人认为读<伤寒论>一定要前后互参,提纲里面的内容涵盖了子纲里条文的内容,子纲的条文一定具有总纲的 ...

  • 乌梅丸证新识

    乌梅丸证新识 □ 张再康 河北中医学院 ·乌梅丸证的病机有阳虚阴寒内盛和相火内郁化热两方面,故形成了寒热错杂的病机. ·乌梅丸证的病机为肝阳虚夹有郁火,肝阳虚为主要矛盾,郁火为次要矛盾.此种郁火并非必 ...

  • 乌梅丸证方证标准√

    ​乌梅丸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1)腹痛时作,呕吐:(2)心{MOD}烦闷,手足厥冷:(3)腹痛时作,久利:(4)气上冲感. 2.主要症状(厥阴寒热错杂少阴病=阳明证轻证+少阴证+太阴证):(1) ...

  • 乌梅丸证病机通识

    <伤寒论>厥阴一篇,病理深邃,最难疏解.乌梅丸为厥阴篇之总方,历代医家皆喜研习,其认识大致可归纳为三. 安蛔论 蛔虫有"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的特性,而乌梅丸酸 ...

  • 加减乌梅丸证案

    加减乌梅丸证案(一例)         (腹中虫痛) 肖大楚,老农.腹中攻痛,上下窜扰,频吐清延,痛剧 则肢厥,数月一发以为常.自疑寒积,煎姜艾汤冲胡椒末, 往往获效.冬月不慎风寒,经医用解表及消导药 ...

  • 乌梅丸证及乌梅的药性(198)

    乌梅丸证 [11.59]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 ...

  • 《伤寒悬解》厥阴脏病——乌梅丸证

    厥阴二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