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记忆(154)是谁举荐了百里杜鹃?

百里杜鹃被誉为“地球彩带、世界花园”,现在已经建设成为闻名遐迩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但是,“百里杜鹃”最初是由谁向上级举荐并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这个问题就鲜为人知了。这里由我来告诉大家,这个人就是我爱人的外公:钟德宏!

点击下方图片链接,VR看百里杜鹃

↓↓↓

▲百里杜鹃五彩路 (周燕林  摄)

1986年5月16日的《贵州日报》登载了一条消息:《高原春色好,正值繁花年,一封来信带来了春的温馨》。文中有这样的文字叙述:“1984年的初春,在当时省顾委主任徐健生的案头,放着一封大方的来信,这是大方县文物员钟德宏和其妻子写来的。他们叙述了大方‘黄坪十里杜鹃’的情况,建议领导重视这片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开发”。那么,钟德宏和他的妻子姚丽屏是如何发现“百里杜鹃”,并建议国家予以保护、开发的呢?这话得从头说起……

▲杜鹃花王( 梁美林  摄)

20世纪50年代初期,钟德宏作为大方县委工作组的成员到该县普底、鹏城等地搞“五大任务”,他目睹杜鹃花漫山遍野冒寒结蕾阳春盛放的壮观盛景,认定很有观赏价值和保护开发价值。由于大方地处黔西北乌蒙山区,气候阴湿温凉,适宜杜鹃花滋生繁衍;因此,大方县很多地方在昔年“箐深林密”的年代,出门就是艳山红,多地开有杜鹃花,现在大方的许多地方,都还保留有“映山红”、“艳山坡”等地名。当时,钟德宏认定这种成片的杜鹃花很有观赏价值,就向大方县委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建议对其予以保护和利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没有被引起领导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百里杜鹃索玛花桥  (聂宗荣  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钟德宏到大方县文管所当专职文物员。多年来,钟德宏一直放心不下杜鹃花,生怕她遭受破坏;恢复工作后,积存在他心底的保护杜鹃花的夙愿又重新萌动,于是他下定了深入实地考察、完成多年心愿的决心。

▲百里杜鹃彝族祭花神 (李华  摄)

这个机会终于来了。1983年的春天,钟德宏偕县党史、县志办资料征集组,到普底征集红军黄家坝阻击战的历史资料,得以实现他多年的心愿。此时,正值暮春三月,杜鹃花盛开。只见普(普底)纳(百纳)公路两旁一带延绵起伏的山峦,杜鹃花从山麓到山顶,把一座座山峰装点得万紫千红,一株株杜鹃花你争我抢,不让高下,一股劲的从灌木丛中高举着丰硕的花团,独领三春,享受阳光。在晴天的早上,一林林各色各品的杜鹃花,涌着朝露,沐着晨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蜜蜂、蝴蝶在花蕊中吮吸甘露、在天空中翩然起舞;画眉、子规、黄雀等,在林里、在峰际婉转悠歌。这人间少有的壮美风光,怎不让人陶然而醉?

▲百里杜鹃奢香岭 (周燕林  摄 )

一连三天,钟德宏不顾年事已高,爬高下低,不辞辛劳,穿梭于杜鹃密林,细心地采取了各种杜鹃花标本,记录了6种杜鹃花的直观考察资料,草绘了3个品种的杜鹃花的花叶图。回到县城后,钟德宏整理了考察资料,因普底亦名黄家坝、黄坪,遂命名为“黄坪十里杜鹃”,报作二期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百里杜鹃醉九牛 (周燕林  摄)

1983年夏天,贵州旅游事业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人——时任中共贵州省顾问委员会主任的生到毕节视察工作,热情不减的钟德宏将“黄坪十里杜鹃”资料的简介向徐生作了口头汇报,详尽介绍了“黄坪十里杜鹃”漫山遍野、五彩缤纷的景观,花区的地势交通和花区的彝族苗族的人文活动,建议引起省里的重视,作为旅游资源予以保护和开发。徐健生在听汇报的过程中,频频点头称许,很感兴趣,答应来年杜鹃花开时,亲去花区视察。

▲杜鹃花开(叶光良  摄)

1984年3月,恰值黄坪十里杜鹃隔年一变的繁花期,花的长势,比上年格外茂。为了提起徐健生的回忆,实现上年的允诺,钟德宏和妻子姚丽屏联名写了一封预报花期的信,敬请徐健生老领导来花区视察。1984年4月初,徐健接信后,委派建设厅风景园林处副处长赵旭光到大方找到钟德宏,问明花期、花、路线,到普底初视,回贵阳向徐老作了汇报。

▲数花峰  (罗冠宇  摄)

1984年4月16日,徐生亲来普底,视察了花区。1984年4月20日,省顾问委员会根据徐健生的安排,组成了科学界的专家、教授,新闻界的记者,文艺界文艺工作者参加的“普底杜鹃花考察团”,对普底、百纳杜鹃花进行全面的考察。在此期间,徐生前后20天,往返于大方、黔西、贵阳之间,三次深入花区,白天考察,晚上与地、县领导商议保护、开发大计。钟德宏按不住激动的心情,不顾年高体全程陪同考察,提供资料,为拍摄电视专题的记者带路取

▲百里杜鹃彝族火把节(朱乔  摄)

根据考察的结果:“杜鹃花林区的覆盖面积,从黔西纸厂、金坡、仁和直蔓延到大方的普底、大水、百纳、沙厂、戛木和天桥等地,延绵百里,花色品种繁多,且开遍漫山遍野,真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而“黄坪十里杜鹃”,更是丛花密聚、五彩缤纷的精华部分单是大方境内十里、百,何况还有黔西的部分,徐生遂将其定名为“百里杜鹃”

▲百里杜鹃大草原(聂宗荣  摄)

1984年5月5日,《贵州日报》以《百里杜鹃花似海,高原景色更壮观,黔西北发现大面积天然杜鹃林带》为题(记者罗马),首次向国内外报道了“百里杜鹃”被发现的重大新闻。接着,贵州电视台《百里杜鹃风光》电视专题片播出,一时国内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都纷纷争相报道和介绍“百里杜鹃”,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百里杜鹃数花峰( 周燕林  摄)

为了感谢钟德宏先生发现和建议保护开发“百里杜鹃”的义举,1987年初,徐老领导亲笔题字,赠给钟德宏:“德宏同志感谢你的信息,百里杜鹃,壮丽花海。徐生(章),一九八七年”。 

令人遗憾的是,1993年3月19日,恰值“中国·贵州百里杜鹃花节”来临之际,徐健生,这位为贵州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奔波劳苦、筹划谋计的老人不幸与世长辞,未能亲眼目睹杜鹃花节的盛况。每念于此,当时已80岁高龄的钟德宏总是喟叹不已,他说,对“百里杜鹃”的发现、保护、开发他是尽了一位文物工作者的心,尽了一位大方人对家乡热爱所能做的努力;但是,“百里杜鹃”能有今天,第一个不该忘记的人应该是老领导徐健生。

▲百里杜鹃彝山花谷 (周燕林  摄)

2011年6月30日,钟德宏与世长辞。老人去世后,岳母和本人力主,并与家人达成一致意见,把徐健生题赠给他的“百里杜鹃”题词连同老人留下来的有关百里杜鹃的资料全部无偿捐赠给大方县政府,并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捐赠仪式,大方县电视台对此进行了报道。

作者杨春明简介
杨春明:籍贯贵州织金,穿青人,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西藏当过兵。曾任毕节日报社周末特刊部、文艺部主任,毕节市作家协会主席,毕节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喜读书,获首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现任毕节市文联副主席。

作   者:杨春明

编   辑:吴春妹
编   审:邹江川
监   制:叶光良
总监制:朱光伦
(0)

相关推荐

  • 百里杜鹃 看不一样的杜鹃花海

    百里杜鹃 看不一样的杜鹃花海

  • 黔西北记忆(71) | 碧阳湖畔好风光 美文值得细欣赏

    凡是有湖泊的城市,城里的湖泊就是最美的风景区.杭州的西湖自不必说,武汉的东湖也是美轮美奂的. 2004年在扬州税务学院培训时,我就住在瘦西湖边上,常常在夜间沿湖独游,寻觅那"二十四桥明月夜, ...

  • 黔西北记忆(103)金沙立县的来龙去脉

    如今许多金沙人都晓得,金沙县城所在地以前叫"打鼓新场",1941年立县后才叫的金沙.那么,金沙以前为啥叫"打鼓新场"?为啥是1941年才立县的?立县的时候涉及哪 ...

  • 西北记忆: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

    善 军 04-09 阅读 881 关注 来自话题 #大西北的风土文化 6269篇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 ...

  • 【黔西北逐凉行】织金洞外无洞天

    编者按:立秋前几天,泸州突然暴热,气温高烧不退,其中叙永县气温突破四十度,荣登全国高温之冠!吾胡诌打油诗发朋友圈调侃之.酒城气温四十度,碧空万里无云雾.万物被罩蒸笼里,烘烤煎炒任摆布.蝉鸣声音变沙哑, ...

  • 【黔西北逐凉行】乌江源百里画廊

    编者按:立秋前几天,泸州突然暴热,气温高烧不退,其中叙永县气温突破四十度,荣登全国高温之冠!吾胡诌打油诗发朋友圈调侃之.酒城气温四十度,碧空万里无云雾.万物被罩蒸笼里,烘烤煎炒任摆布.蝉鸣声音变沙哑, ...

  • 【黔西北逐凉行】水云生处龙翻腾

    编者按:立秋前几天,泸州突然暴热,气温高烧不退,其中叙永县气温突破四十度,荣登全国高温之冠!吾胡诌打油诗发朋友圈调侃之.酒城气温四十度,碧空万里无云雾.万物被罩蒸笼里,烘烤煎炒任摆布.蝉鸣声音变沙哑, ...

  • 【黔西北逐凉行】乌蒙草原纳凉来

     编者按:立秋前几天,泸州突然暴热,气温高烧不退,其中叙永县气温突破四十度,荣登全国高温之冠!吾胡诌打油诗发朋友圈调侃之.酒城气温四十度,碧空万里无云雾.万物被罩蒸笼里,烘烤煎炒任摆布.蝉鸣声音变沙哑 ...

  • 羚羊游记之黔行篇(四)乌江百里画廊与百里杜鹃

    乌江百里画廊与百里杜鹃 写在前面 少小需勤学,文章可立身.神话,历史,人心皆在书中.读书在明理,在晓人情.历史,文学文化皆在这里熠熠生辉. --羚羊哥 注:本公众号,是我唯一的一个个人公号.今日头条, ...

  • 黔东南苗族记忆[4]:把虞夏服饰融于一身的民族

    黔东南苗族记忆之四把虞夏服饰融于一身的民族刘光保 王语恒鹰蛇之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考古让我们能够一窥苏美尔皇后的华丽皇冠是什么样子.英国考古学家伦纳德·伍利(Leonard Woolley)发现了普阿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