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
相关推荐
-
永远忘不了的我的6组同学
纪念恢复高考40年,对我们77级有无数的溢美之词,什么精英会聚啊,什么空前绝后啊,似乎一切都是完美的,我们是最幸运的一代.好多朋友都对我说,羡慕你们有这样一群优秀的同学,羡慕你们有这样好的运气,最终不 ...
-
不用羡慕77级的运气和荣光,其实你们也可以
最近看了两本书,虽说一本是小说,一本是历史,却都说了一件事:我所经历过的1977年那场高考.在又一次高考即将来临时,这两本书显然很应景. 说起1977年那场空前绝后的高考,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且都 ...
-
回望我的大学
说完我的高考,当然要说我的大学.1978年3月,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当我走进杭州大学中文系的时候,杭州大学是一所非常棒的综合性大学.当时的中文系主任是王驾吾老先生,1900年出生,我国著名的 ...
-
我与母校(下) || 刘炳辰
在当代社会,大约所有人的词典中都会存在"母校"这一概念.也许过去不是这样,但从我这一辈,大多数生于2000年前后的人看,进入怎样的学校着实在影响着我们每个人世界观的养成.因为母校并 ...
-
散文名篇鉴赏:《白发与脐带》林文月
林文月(女,1933年-),台湾省彰化县人,作家.学者.翻译家. 害怕整理梳妆台的抽屉,大概是出于一种逃避心理. 在那些瓶瓶罐罐琐物杂陈的后段隐蔽处,有两样心爱的东西,每回见了,都令我十分心痛. 这些 ...
-
我们都是读中文系的人
一年一度,又是高考.在年轻人经历人生第一次重大战役的时刻,我看了一部纪录片<读中文系的人>.看这部片子,纯粹因为片名.因为我是读中文系的人,我儿子也是,我身边的朋友很多都是,高考文科生几乎 ...
-
胡洪侠| 林文月的待客之道,各式女主人必读
夜书房里的林文月(部分) 十五六年前,曾在台北中时人间副刊读到著译等身的林文月教授新写的一篇散文--<饮膳往事>.林教授谈她当年为什么写<饮膳札记>一书,又为什么写起饮食散文来 ...
-
读懂很多人,看懂很多事,深度好文
生容易,死容易,活下去不容易,多少的真,多少的假,多少的虚伪,虚度一世,还是无奈一世,多少的等,成了人生的遗憾,多少的虚伪,成了人生的聚散,只是一场梦. 随遇而安,还是拼搏一世,多少的努力,未必有价值 ...
-
一篇96字的奇文,全文都是一个音,能读顺的人考普通话完全没问题
人们为了顺利通过普通话考试,会刻意的去锻炼自己,比如说读些发音类似,但却不是一个字的绕口令.平常读的绕口令可能是这样的: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就算是这样的绕口 ...
-
【每日黄诗】能把山读懂的人,就什么都懂了!(2021年4月21日《读山的人》)
万勿误会:"每日黄诗"的黄字,不是涉黄的黄,意思只是说,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的诗作,或者是,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举荐的诗作. 黄亚洲的举荐,不论人情,入得法眼即荐."黄评&q ...
-
收藏:全高清掌门人一序列体式梵文领读
汤粉后台经常留言需要体式梵文掌门人版,奉上全高清版掌门人一序列体式梵文领读. 汤粉后台经常留言需要体式梵文掌门人版,奉上全高清版掌门人一序列体式梵文领读.
-
读懂《说文解字》的人,才能真正懂得中国的文化!
良心精品 曾仕强 作为一个中国人,不懂文字的美,是为人生莫大遗憾. 汉字的起源.演变,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光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每一种文字背后,都蕴含着前人无数的智慧. 有了文字,才使人可 ...
-
他写了一篇奇文,全文96字都是一个音,能读顺的人考普通话绝对没问题
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从古至今文言文至白话文的演变,让无数想要学习汉字的外国人望而却步.有"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美誉的赵元任先生就曾经用同音的不同字写过一篇文言文,通篇都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