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野拼死拖住黄维兵团,就没有淮海战役的胜利
相关推荐
-
国军最厉害的4个兵团:3个亡于淮海战役,1个亡于辽沈战役
在电视剧<大决战>里,不管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还是平津战役,国军最高级的野战指挥机关都是兵团.在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里,国军分别出动了4个兵团:在淮海战役里,国军一共出动了7个兵团和1个绥 ...
-
《大决战》陈赓为何先打后退?引黄维入口袋,刘邓大军布局钓大鱼
<大决战>剧照 文:青源阳阳 老蒋无路可走,仓促之下,老美不情愿的剩余支援成了老蒋的救命稻草. 电视剧<大决战>已经更新到第三十四集,此时的老蒋已经痛心疾首,刘峙在徐州的布局让 ...
-
解放战争:淮海战役杜聿明三十万部队为何被全歼?有此人不败才怪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规模最大的战役,战役之前国民党集中了五个兵团围绕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阔地带,其中四个兵团沿陇海铁路摆开了"一字长蛇阵",这四个兵团分别是最东边的黄百韬的第7兵团,夹 ...
-
淮海战役—国军2名中将被毙、3名中将自戕、124名将领被俘
1948年9月,当济南战役仍在激烈进行中,粟裕就于9月24日7时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军委:"建议着即进行淮海战役." 中共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于9月25日19时复电,同意粟裕的建议: ...
-
淮海战役的关键之战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发起.华东野战军主力于11日在碾庄地区,完成了对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的合围,该兵团被聚歼已成定局,只是时间问题.那么歼灭黄百韬之后,下一个歼灭目标应该指向谁?当时,国民党徐 ...
-
打黄维兵团有人质疑中野战力,粟裕却说:我们应该向中野学习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歼灭黄维兵团,则是淮海战役重要的一环. 与黄维第12兵团对决的,是我军的中原野战军.这一战中野打得并不容易,后来能够全歼黄维兵团,华野的助阵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此, ...
-
中野且战且退诱敌深入,黄维兵团突破层层阻击,成功掉进了陷阱
黄维是陈诚土木系的骨干,成名很早,抗战时期战功卓著,所以晋升也比较快.他在抗战之初的罗店作战中就表现非常突出,但主要是勇猛.相比后来的十八军军长胡琏,黄维的表现是勇猛有余,而机警不足,在需要临机处置的 ...
-
如何评价大决战《淮海战役》黄维兵团行军的长镜头?
这是一个"穿帮"的经典长镜头. 从电影角度看,一方面这个我国电影史上的经典长镜头可以说是空前的,甚至也可能是绝后的. 另一方面看的话,这个镜头其实是穿帮了. "穿帮&qu ...
-
决战淮海,黄维兵团被全歼,杜聿明被俘,主席:粟裕立下第一功
1948年12月7日,粟裕.张震等登上襄山之巅,瞰视整个战场,只见敌军全被笼罩在硝烟和雾霭之中,犹如困兽.粟裕听着那隐隐传来的枪炮声和爆炸声,即命令东.西.北三面加强攻击,重点放在邱.李两个兵团的接合 ...
-
淮海战役之大王庄:最惨烈的一仗,黄维兵团到底有多难打?
淮海战役中有一次战役,中原野战军非但没有单独拿下,反而造成自身不小的伤亡,后来还是在华东野战军的支援下才艰难地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这场战役就是围歼陈诚起家部队黄维兵团的战斗,那当时状况究竟有多惨烈呢?黄 ...
-
血染淮海(三十一):黄维兵团的最后时刻
(接上次文章) 五十七. 双堆集最后时刻前的沉寂 1948年的秋天,对于解放区内的老百姓而言注定是个既温暖又忙碌的季节,共产党土地改革后,这是他们的第一个丰收年.而当这些老百姓们满面红光地把一袋袋粮食 ...
-
第29章 堵截黄维兵团
国民党徐蚌会战的部署,从一开始就摆出一个被动的态势 ...
-
黄维兵团被歼,胡琏乘破牛车逃出战场
胡琏在国民党军中绝对是个异类,他的在一堆草包的国民党将领中,显的比较突出:无论是勇敢性还是谋略等方面,都是十分突出的存在.人们称他有张灵甫的悍,但无张的"骄",有黄百韬的忠,且&q ...
-
兵力差太多,名将杨勇咬着牙上阵,却给了黄维兵团一个下马威
1948年11月,中央军委命令中原野战军的6个纵队转向蒙城.宿县和固镇.宿县之间,向西抗击黄维的机械化兵团,向南阻击李延年.刘汝明等部,配合华东野战军歼灭黄伯韬兵团. 毛泽东见华野遇上了黄伯韬这个硬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