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之大王庄:最惨烈的一仗,黄维兵团到底有多难打?
相关推荐
-
1948年11月,双堆集战役中,决战时刻...
1948年11月,双堆集战役中,决战时刻,陈士榘将军的3个纵队却按兵不动,刘帅大怒道:再不上中野就没了! 1948年11月,为了消灭江苏北部的国民党,夺取徐州,粟裕发动了小淮海战役,但后来随着战争局势 ...
-
将黄伯韬兵团歼灭后,淮海战役第二步怎么打?刘邓、陈毅酝酿许久
将黄伯韬兵团歼灭后,淮海战役的第二步怎么打?歼灭的主要目标是谁?由哪些部队来打?这是邓小平和总前委很早就开始酝酿的一系列问题. 这期间,曾先后提出了三个作战方案:一是先打位于徐州地区的邱清泉.李弥.孙 ...
-
解放战争中的这几次“无间道”,直接改变了整个战争的进程
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蒋介石的几百万军队,堪称中国战争史上空前壮丽的史诗. 关于蒋介石失败的原因,研究出来的资料汗牛充栋,但是,军事上的失利无疑是最直接的原因,尤其是几次&quo ...
-
26军军史之 歼灭杜聿明集团、孙元良兵团。奉命改编为26军
此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全歼黄百韬兵团使蒋介石大震,敌徐州"剿总"司令刘崎飞住蚌埠促援,留下副总司令杜聿明指挥邱清泉.孙元良.李弥三个兵团固守徐州待援. 当我围歼黄百韬兵团时,蒋介石 ...
-
三十五军的故事——刘少傥回忆淮海战役中的鲁中南纵队之五
围歼黄维兵团 我们对已被围困的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采取"吃一个,困一个"的方针,先集中力量歼灭黄维兵团,对杜聿明集团暂时实行"大部守势,局部攻势"的原则.从12月10日 ...
-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 美篇
用邮票讲故事-淮海战役 2019.09.24 春风化雨 阅读 263分列式进行曲 话说上个世纪40年代末,在我国中原地区发生了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淮海战役,这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 ...
-
数字背后的淮海战役:交通壕长达12万米 以地堡对地堡战壕对战壕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以下简称华野).中原野战军(以下简称中野)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场战略性进攻战役.今年 ...
-
如何评价大决战《淮海战役》黄维兵团行军的长镜头?
这是一个"穿帮"的经典长镜头. 从电影角度看,一方面这个我国电影史上的经典长镜头可以说是空前的,甚至也可能是绝后的. 另一方面看的话,这个镜头其实是穿帮了. "穿帮&qu ...
-
大清最惨烈的一仗:1万精锐全军覆没,14位高级将领阵亡
康熙西征噶尔丹我们都很了解,不过蒙古人是从明朝开始就始终没有真正臣服过中原王朝,他们始终认为蒙古人可以再次入主中原.明清两朝统治者对蒙古可谓是煞费苦心. 大明王朝对蒙古人始终保持着武力震慑,清朝统治者 ...
-
淮海战役才亮相的黄维,到底是谁?从哪来的?
黄维这个人很有意思,在蒋军中属于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他的名字被人们熟知也是在淮海战役以后,人们都知道,他的外号是"书呆子",作为一名军事将领,这样的词可不是调侃,简直就是贬低了,也从 ...
-
没有中野拼死拖住黄维兵团,就没有淮海战役的胜利
电视剧<解放>中,中原野战军领导层在开会讨论阻击黄维兵团的时候,刘帅说,中野除去留置在地方的部队,以及千里跃进大别山过程中的减员,现在总共大约十二万人,重武器缺乏,而黄维兵团也是十二万人, ...
-
再驳“淮海战役中粟裕在总前委授权下才能调动西兵团以外的部队”
看到标题很多人会觉得很可笑,但这确实是某汉奸发明的谣言,并的的确确影响了一小部分人. 所以有必要再花一点时间来驳斥汉奸的谣言! 先简单回顾下淮海战役当时的背景 1948年6-7月,华东野战军外线兵团在 ...
-
决战淮海,黄维兵团被全歼,杜聿明被俘,主席:粟裕立下第一功
1948年12月7日,粟裕.张震等登上襄山之巅,瞰视整个战场,只见敌军全被笼罩在硝烟和雾霭之中,犹如困兽.粟裕听着那隐隐传来的枪炮声和爆炸声,即命令东.西.北三面加强攻击,重点放在邱.李两个兵团的接合 ...
-
血染淮海(三十一):黄维兵团的最后时刻
(接上次文章) 五十七. 双堆集最后时刻前的沉寂 1948年的秋天,对于解放区内的老百姓而言注定是个既温暖又忙碌的季节,共产党土地改革后,这是他们的第一个丰收年.而当这些老百姓们满面红光地把一袋袋粮食 ...
-
血染淮海(十八):绝望的突围!黄维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下)
(接上次文章) 二十九. 形势开始对国民党不妙 自从双堆集开始响起枪炮声,当地的民众就立即拖家带口仓皇逃命了,那个年代的中国百姓在经历了军阀混战和日本侵略的浩劫后,代代相传的安土重迁思想早已显得不那么 ...
-
一个小时与一昼夜!华野7纵血战大王庄,成淮海战役最惨烈的一战
一个小时与一昼夜!华野7纵血战大王庄,成淮海战役最惨烈的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