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儿的回乡记录:家是老样子,妈妈老了
我的家乡在山西壶关县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作别父母离开大山,到晋南平原一个县城建立了自己的小家。期间,虽然我多次回到家乡探望,但对大山的眷恋和对父母的思念依然如影相随,难以消弭。今年春节的大年初二,我们一家三口驱车近5个小时回到大山,让我再一次踏上了家乡的土地,见到了思念中的爹和娘。

临近村子,看到雪后的家乡土地,父母亲一生都在这里辛劳耕种,将我们姐妹几个养大。

这就是生我养我的老家,座落在一个山坳里。村子虽然增添了一些新房子,但在我的印象中还是幼年时的样子,没有过多的变化。远远望去,雪后山村的一排排红色瓦房,如同盖着一床雪白的棉被子,让我顿时感觉温暖。

接到我们要回来的电话,年过七旬的妈妈早早地站在家门口等待我们。一看到我们的身影,妈妈的脸上就笑了。后来听爸爸说,妈妈也不怕天冷,吃过午饭后就站在家门口等,等了将近一个多小时。

回到家的当天晚上,爸爸亲自下厨为我们一家三口炖鸡腿。这几个鸡腿是他年前把家里养的鸡杀了,大年三十老俩口也没舍得吃,专门留下给我们的。因为我儿子曾给他姥爷姥姥说过,最爱吃家里养的鸡。

第二天早上,我围着村子转了一圈。这是村里的池塘,小时候的夏天,我每次放学回家都要在这里洗脚,村里的妇女也在这里洗衣服,而现在却早已干涸。

这是村里的磨盘。小时候,这里是最热闹的地方,每家每户都要用它磨粮食、磨干辣椒。现在的人们已经不用它了,要么用电磨,要么买面粉,与它相伴的只有几只鸡和鸭子。

上午,我和姐姐两家一起到邻村的亲戚家串门,临近中午时,妈妈看我们还没回来,就站在路口等待我们回家,如同我小时候放学时她站在这里接我一样。望着冷风中的妈妈,我顿时觉得她老了很多。

看见妈妈在路口站着,我家养的一条狗跑过来,像小孩子似的摇着尾巴,又蹦又跳地围着妈妈转。

大年初四这天,老家的风俗是女婿要拜见老丈人和丈母娘。伯父家的两个女婿拜见完伯父后,又到我们家来拜访他们的叔丈,也就是我的爸爸,一家人围坐在家里的小桌前喝了一顿酒。

在家的第三天,二姐一家和大姐家的孩子都来了,我为全家拍了一张全家福。看着一家人平平安安的,妈妈在镜头前高兴地笑了起来。

我的老公平时喜欢养花,他说老家的土质肥沃,适合养花。妈妈听说后,二话不说,拿上铁锨和袋子就去山坡上的松树下挖土。站在山坡上的家里,看着水泥路上渐渐远去的妈妈的背影,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在我们一家要回去的头天晚上,爸爸把准备给我们带的大葱拿出来,又挑拣一些最好的,还把上面的黄叶子一一剥掉,然后捆扎好。我居住的县也是盛产大葱的地方,但爸爸妈妈说,这是自家种的,比买的好,坚持让放到车厢里。哎,疼爱我们的老爸老妈呀!
作为一名摄影师,我记录了回乡看到的一切。你今年回乡是怎么样的呢?
及时获取更多图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