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昨天》杨雅琴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天还是天,雨还是雨,只是又多了一个冬季。在这个普通而特别的日子,一首老歌忽然在心头响起。
  就在一转眼,时光飞逝如电。看不清未来却依稀可见昨天。
  也是这样一个冬日,依稀可见晃晃阳光下,那个抽着父亲手制的陀螺,奔跑在门前池塘厚厚的冰层上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
  依稀可见大雪纷飞中,那个背起母亲针脚细密的书包,爬过积雪覆盖松树棍搭建的小桥匍匐瑟嗦的中学生。
  依稀可见潇潇冷雨里,那个踩着花掉自己一年积蓄购买的飞鸽牌单车,在崎岖不平的乡间小路逆风而行的潇洒女子。
  还依稀可见
  晓风残月化雪的掌心捧起电子挂表紊乱的心跳。
  狭窄陡峭楼梯的台阶
  攀爬出孩子那张牙牙学语的纯真笑脸。
  殚精竭虑,汪洋的题海中堆积出女儿那泼满墨渍的文字山丘。
  和风细雨,耕耘的庄园里茁壮成长的小树拔节勾画的圈圈年轮。
  去乡下城,出入破旧的棚屋,进驻简陋住宿楼迈步花园小区,一路洒下的串串脚印。
  又是一个飘雨的冬季。斑驳的额头上又追加了一道印痕。走过漫漫岁月,许多过往已成故事。清贫富有,泰然处之不悲不喜。青丝白发,不躁不急自然规律。疾病安康,患难与共不离不弃。
  依稀昨天梦里见。细数昨天,有一份温暖在心底蔓延。

=======================    

作  者  简  介: 杨雅琴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人。大学本科。是一名热爱文字的中学语文教师。喜欢阅读,也喜欢写字。常把生活感悟诉于笔端。

关于我们

赞赏声明

关于原创打赏行动,自愿参与,量力而行。稿件所得款项50%将作为稿酬支付给作者,优秀稿件入选《北京文学传媒作品集》,用稿量大。另外50%,我们将投入《北京文学传媒》运营,主要用于编辑工作。相关作者发现自己的作品被人打赏了,请加主编微信,并说明情况,告知真名,以便确认。原则上一个月一结(每月1号,结上一月的打赏,作者主动联系编辑,超过1号晚上12点不领取视为支持北京文学传媒运营。由于编辑工作繁重举步维艰,故66元之内的留作平台维护)。不愿自己作品被人赞赏者,来稿时请注明。

欢迎指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