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日子(十一)

2019年

1月2日

新的一年继续读纪伯伦,他的传记《哈利勒·纪伯伦:他的生活和世界》。这本书书名起的不好。今年着重研究两个人,纪伯伦和徐志摩,他们都是现代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诗人,也是伟大的思想家。

我人生中每个阶段都有一个舒迪一样的存在,无关性别。人与人之间不过是萍水相逢……这话不假,真正能一直相伴相依的,实属难得。舒迪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的代表,它象征了一个孤独者的精神支柱,像是黑夜中能望见的冒着白烟的烟囱,接近夜空又随风飘散,又像是云烟,虚无缥缈,若即若离。她第一次与孙的分离,不过是一场暂时的告别,也是孙心理上的第一次转变和精神上的蜕变。其实孙第一次在北大荒经历别离是从小叶开始的,虽然没有遭受痛苦的折磨,但小叶在她心里是美好的存在过的。只是这段记忆在她心中并没有继续延伸下去。

这让我想到高中时候遇到的那位朝鲜女孩子,到现在她仍然会偶尔出现在我的梦里,和她聊天,像是在一个日式的别墅门口。她也许在东北,也许在朝鲜。上次在东北的时候我还想到她,不知道是在沈阳还是在哪里,她奶奶家好像在沈阳。可我还是忘了她的名字,好像是姓李。即使真的碰面也不会认出来。这段记忆断断续续延伸了很多年,似乎她的匆匆离去,让我心灵上,在那个青涩年代,有所阵痛又心生遗憾。她如同小叶一样的存在。短暂,真实又梦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的相聚又别离,有很多不可控的成分在,所以我们要珍惜这份偶然,也尊重缘分到了尽头,能彼此遥望,互相祝福。这是最愉快的方式,也是一种面对离别的无奈。 ​​​​

1月3日

沉雪这部小说,是两个人合著的,其中一个人的笔法隐隐会跳出来,像孙厌恨一样,我也不喜欢这个人在小说中的介入。不知道是第一作者还是第二作者,总之是有极大破坏力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两个作者其他作品拿出来比对一下就知道是谁这么讨人厌了。 ​​​​

一个人的能量是无限的,特别是有些人骨子里都透着这份与世界抗争到底的勇气和决心。舒迪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而大多数人都是孙的形象,生存的世界里需要一种精神上的支撑,才能撑下去。前段时间我也因为一些事情,被人各种醍醐灌顶似的骂醒,可能骨子里还是过于依赖他人的力量,或者说不够坚强吧。往往一面骂我一面安慰我的人,真诚得让人感动。

故事的结尾,人们都各自归位,回到了属于自己的地方。而舒迪推倒的那面墙,最终又被重新盖起,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走近,又逐渐走远。只有回望时,才发现原来已经慢慢走向陌生。昆德拉说,回忆,不是对遗忘的否定。回忆是遗忘的一种形式。我想也是一种保持对过往的敬重和警醒。

1月4日

读廖伟棠的《春盏》,有一段话我很赞同,里尔克最重要的一点爱情观是:爱是应该让对方成为自己,而不是互相依赖,不是互相捆绑,而是让自己得到自由的同时,让对方也得到自由。爱与自由是个永恒的主题。 ​​​​

读桑塔格,是我喜欢的女性作家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杜拉斯,张爱玲。可以想到的印象深刻的女性作家。关于移民,关于遗忘。其实和离开一座城市相关,但如果无法通过离开一座城市或者国家来遗忘过去,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始一段新的记忆植入,也是遗忘的一种方式。

1月12日

配置得当,一加一会大于二,可能等于三,或等于五;配置不当,人员失和,一加一可能等于零,也可能是个负数。开始读《小公司如何长大》 ​​​​。

管理者在接受员工的建议时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1.让员工有反馈意见的机会。作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要让员工知道,你允许并且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接受意见时保持宽容的态度。宽容的态度容易让员工比较自由地提出意见。

3.对每一个观点都要认真思考,正确评述。管理者本人的知识是有限的,有些情况可能对实际的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与对员工激励的重要作用:

1.参与决策,可以增强组织内的沟通与协调,可以将员工的力量调动起来,致力于一个目标,提高生产力。

2.员工在参与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使得他们在工作中有很好的成绩。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沟通能力。

3.参与组织的管理与决策,员工会感觉到自己对组织的重要性,也使员工更多的为自己的决策和能力负责。

4.员工参与制定的目标,会得到其他员工积极的支持和维护,并努力去实现它。

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别思研究发现,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

观念整合是先导,所有的管理问题归根到底都是沟通的问题。有关研究表明:管理中70%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沟通造成的。

一般来说,在沟通时管理者主要准备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了解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及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二是弄清楚对方的心理、欲望、动机、情绪和态度等方面的内容,以便在交流中能更好的把握对方的心理和情绪,如果作到以上两个方面,沟通成功的机遇就会很大。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