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越涛丨一眼便千年(后记)

说来也巧,随着《越涛词》第二部画上句号,绿城的早晨迎来了久违的好天气,雾霾尽扫,蓝天白云,碧桃吐蕊,万木叠翠,一派生机盎然的大好春光。

上午十点,我与一闺蜜通电话,兴致勃勃,三句话不离写词著书。当聊到什么是理想的生活状态时,我便脱口而出:寄情山水步天涯,长短句里嗅桃花。她一听,电话那头就急了:你真是不识人间烟火,满脑子除了词还是词,简直就是个诗词狂人,连自己的身体健康都不顾了。放下电话,我心头一热:她是在心疼我啊!一直在帮我整理文稿的好姐妹丁翠兰也再三说:最近你疲劳过度,身体已经提出报警,你不能总熬夜写作了。

家人不理解,嗔怒于我在玩命,问我值不值?当他们读了作家出版社三个月前推出的《越涛词》第一部和我的长篇小说《香玲珑》之后,反倒说:你是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的传承,对祖国、对家族都是大忠大孝。能写,就写吧,你是留给后人看的,值得。

我著《越涛词》只为喜欢。没有什么能比唐诗宋词更能激起人的感情共鸣,这种文学样式是人类从内心深处抒发感情的最凝炼的表达,没有教化,没有大道理,却能让人一眼便千年。

最初认识并喜欢宋词,是觉得它句子很美,意境很美,美到几乎令人窒息。后来,再读到“人比黄花瘦”时,就会想到李清照那眉尖楚楚让人顿生怜爱的模样,她“误入藕花深处”时,让人忍俊不禁,很想劝她少喝点酒,不然会伤身体的。这种暖心的沟通是自然而然地生成,毫无时空年代感,仿佛她就在身边。当读过“十年生死两茫茫”之后,感慨万千,猜想伟大的苏东坡先生内心是何等的凄凉啊!记住了,就是一辈子的挂心,一辈子的念想。每当遇到苏东坡的讯息,就会格外关注。这恰恰是宋词最大的魅力:告诉你一个场景,却能给你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甚至令你用毕生精力去寻找那个最贴切的答案。因此,我对这种文学样式的痴迷,一眼便千年。

我喜欢用宋词这种文学样式学习写词。小试锋芒,已经出版的《越涛词》第一部便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

宋词这种长短句的文学样式,给我的创作带来快乐和激情。可以这么说,已经出版的《越涛词》第一部300首,至少给我带来900次的快乐。当然,在创作过程中,因为平仄和韵一事,也没少令我头疼。单就《蝶恋花》这个词牌而言,到底是平韵还是仄韵?郁闷和困惑伴随了我相当一段时间。李清照常用仄韵,例如《泪湿罗衣脂粉满》和《暖雨晴风初破冰》等,而纳兰性德则常常平仄混合,甚至平韵,例如《辛若最怜天上月》等,一时间,不晓得该如何把握是好。

就此问题,我专门求教有关诗词专家。他们的基本观点是:立意在先,情感为首。词的意境跟心走。一旦意境圆满,用词字随心,感觉舒服就好。至于每个读者的认知,更是千差万别,所以,写词首先要给自己看,自己看着好,就好。

如今,我在长短句里自得其乐。任何一种爱好,都不会像我对宋词这样一眼便千年的眷恋。

2018.3.25于郑州

作 者 简 介

作者简介:蔡越涛,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毕业于郑州大学新闻系。曾多年手持金话筒穿梭于电视荧屏,长期担任省会台高层领导,却偏偏钟爱汉字的灵动,尤其喜欢在长短句里痴迷、沉浮。由作家出版社先后推出了命运三部曲一一《日出日落》《家里家外》《独来独往》和长篇小说《香玲珑》诗词集《越涛词》第一、二部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