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马戛尔尼率英国使节团访华,为何认为大清朝“半野蛮”?
相关推荐
-
马戛尔尼访华,表面的盛世掩盖不了衰落的事实
如果问起清朝和英国之间有什么关联性的事件,很多人会想到鸦片战争,因为这场战争使得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 不错,鸦片战争是清朝和英国之间的一次重大事件,但在这之前,英国 ...
-
清史:马嘎尔尼失败的访华
清史:马嘎尔尼失败的访华 关键词:闭关锁国.鸦片战争 前因:闭关锁国 1757年,皇帝乾隆实行"一口通商"的政策,只准许广州十三行与外商从事进出口贸易,开始了"闭关锁国& ...
-
200多年前,英国精心策划了场交易,预示了清朝的灭亡
200多年前,英国精心策划了场交易,预示了清朝的灭亡 文 | 韦爵爷 中国古代有不少辉煌的时候,比如康乾盛世,就一直被人们广为传颂,乾隆.康熙也成为了人们最熟悉的帝王,很多学者都极力弘扬那段历史,可是 ...
-
英国使团画师的中国图像「连载二」
马戛尔尼使团出发时,内务部长敦达斯特别告诫:"您一到便要受到接见,您要服从中国朝廷的礼仪,既不要损害自己君主的尊严,又不要被礼仪上的小事束缚住手脚." 敦达斯的提醒还真不是多余. ...
-
马戛尔尼率使团来访,乾隆傲慢愚昧到何种程度?好东西全当成垃圾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年过八旬的乾隆皇帝接到两广总督的一封紧急奏折.奏折上说,有一个不知从何而来的"英吉利国",派人到广州来送信,恳请天朝大皇帝能允许他们进京朝贡. 奏折的后 ...
-
钟珍萍 葛桂录:互文·图像·数据与中国形象构建——以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著作为中心
1792-1793年期间英国马戛尔尼访华事件在中英两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史上意义重大,被誉为是"世上最强大的国家"和"天下惟一的文明国家"1之间的正面接触和外交 ...
-
乾隆为何拒绝马戛尔尼的通商请求,不是自大,而是发现一个大阴谋
第一次鸦片战争导火索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然而西方则认为是马戛尔尼外交事件才是英国攻打清朝的根本缘由. 马戛尔尼是英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他曾经被任命为全权特使,前往俄国跟叶卡捷琳娜二世谈判,因谈判有功, ...
-
马戛尔尼告别乾隆之后,大清国的命运被改写
马戛尔尼告别乾隆之后,大清国的命运被改写
-
马戛尔尼|乾隆皇帝的复信与我国的六点请求
作者|乔治·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1737-1806) 出身于苏格兰贵族家庭,在爱尔兰出生.1759年,他毕业于都柏林三一学院,之后进入伦敦坦普尔大学进修,师从荷兰伯爵亨利·福克 ...
-
纪录片《清宫秘档》18英使马戛尔尼访华
纪录片《清宫秘档》18英使马戛尔尼访华
-
马戛尔尼留给乾隆的阴影:这群英夷不好惹,要做好开战的准备
清乾隆五十八年八月,英国使臣马戛尔尼的所有通商要求,都被乾隆一一批驳拒绝了. 马戛尔尼一行极其失望地离开了热河. 乾隆本来以为这群英夷,飘洋过海是来为了给自己过生日,一开始还把这老头感动坏了. &qu ...
-
马戛尔尼的“傲慢”与乾隆帝的不屑
乾隆57年(1792年),乾隆皇帝接到了时任两广总督郭世勋递送的一个奏折,说是有个叫"英吉利"的国家想派人来进贡.并说他们获悉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消息的时候已经完了,没赶上进贡,今年特 ...
-
郁土:马戛尔尼勋爵的预言
读徐中约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至第19章<历史透视下的清王朝>,其结尾引用了马戛尔尼在觐见乾隆后,于1794年说过的一段预言: 中华帝国是一艘陈旧而又古怪的一流战舰,在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