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之冬至|冷了。

 “岁时  12月21日  冬至”

太阳到达黄经270度

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

先给你们说个小把戏。

冬至前三日,拿一管杆子,两头稳住,一头悬炭,一头悬土,稳稳地悬三日,一头也不许重。

到了冬至,悬炭的那头,重了。

古人冬至悬土炭,也不是吃饱了撑的。它最早的记载可能来自《史记  天官书》,书里说,这大概是测算历法的方法之一。

但“悬土炭”用来确定至日不太精确,后来就不用了,天文历法的著述里也很少再提到它。

虽然无大用,但是好有趣啊。

同样有趣而失传的还有“葭灰占律”。也是在冬至前三日。

《吕氏春秋》里说,伶伦从嶰溪之谷寻得竹子,断为两端相通的管子,其长三寸九分,吹出“黄钟之宫”,然后自黄钟以下,依次定下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冬至前三日,古人会把葭莩(芦苇里的白色薄膜)烧成灰,分别放在长短不一的十二律管里,静置密室内。

冬至日,地气浮动,葭灰当从黄钟律管中飞出。这是十二律之首,也是一年之首。

在上古,一年是从冬至开始的。

“葭灰占律”比“悬土炭”用得久。

诗人们也津津乐道于此。

韩偓写过“中宵忽见动葭灰”。

杜甫写过“吹葭六管动飞灰”。

朱淑真写过“黄钟应律好风吹”、“六管飞葭动细灰”。

可惜后人对此日益生疏,也日益不了解伶伦造律的初始。直到钦天监官们开始用沸石或机械造假灰,直到历狱案起,康熙正式废除了古老的“葭灰占律”。

“葭灰占律”、“悬土炭”都已经失传。与之有关的《颛顼历》《太初历》也已失传。曾经擅长此道的人们,再无法告诉后人,这到底是不是传说。

后人只是朴素而直接地觉得:冷了,要冷了。

一冷,就到了岁朝清供、松柏贞寒的日子。
汪曾祺说,他喜欢一幅旧画。
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案上,题目:“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才真是“岁朝清供”!
他说中国文人爱画岁朝清供,“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

不过我觉得,文人们更爱画“某清图”。

比如双清图。

必然有梅、兰、竹、菊、石、松、水仙,取其二样,组为双清。
或者三清图。四清图。
可以无限清下去么?我觉得不能。超过六清的很少。
六清的,我只见过吴昌硕有一幅,再下来,便是恽寿平的《五清图》。

清  恽寿平  五清图

这是康熙二十年(1681),恽寿平49岁时所写。

其时,他的没骨技法已很成熟。

恽寿平死于九年后。

这样一个天生的美男子,在浊世的尘埃里打着滚过日子,一生比传奇还传奇。他少年时随父兄加入抗清义军,被俘后因为出众的神采被闽浙总督收为养子,随总督夫人去寺庙烧香,又因为意外与父亲偶遇,放下一切随父亲出家为僧,之后卖画供养父亲,一直到死。

王抃根据他的身世编成的剧本《鹫峰缘》,在康熙十九年(1680)广为传唱,那正是他作《五清图》的前一年。

而在世间更广为流传,被后人眷恋不舍的,是他那一手丰神俊秀的没骨花草——“近日无论江南江北,莫不家家南田,户户正叔”(《国朝画征录》)。

然而,南田终究只有一个,在南田之前,和南田之后,少有人再将那些世间花草画得出神入化。

《五清图》似有二本。另一本上写有题识:“五清。临元人逸趣,寿平”。还有近人狄平子的题句:“世界本来称五浊,南田偏作五清图。松风水月原难拟,竹影梅魂写得无。瓯香馆主笔下无一点尘,实由胸中无丝毫俗累。此临元时旧本五清图,扫绝尘氛。张之素壁,可令人俗念俱消,几不知身在娑婆世界矣。”有狄平子的这幅也许是伪作,但说恽寿平临写元人、笔下无尘却一点不错。恽寿平早年学黄公望、王蒙,存下了元人冷淡幽隽的气质,《五清图》和恽寿平,都真正当得起一个清字。

愈清,愈冷。

愈冷,愈清。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

冬至,是农历十一月里的节气。阴气到这时候已经到了顶点,阳气开始出现。

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

冬至有三候。

▲  任淡如摄

初候,蚯蚓因为太冷了,交绕缠结得象绳子似的。因为冬至是六阴寒冷之极的时节。

初候,蚯蚓结。六阴寒极之时蚯蚓交相结而如绳也。阳气未动,屈首下向,阳气已动,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结。

二候,麋感到阳气生,头上的角便脱落了。麋,又叫做麋鹿。体型比鹿小,麋性属阳。

二候,麋角解。说见鹿角解下。

三候,水泉开始化冻流动。冬至一阳生,水属阳性,也是因阳而生的,所以逢阳气便动了。

三候,水泉动。水者天一之阳所生,阳生而动,今一阳初生故云耳。

古人喜欢自冬至起,画九九图消寒:

画一枝八十一瓣的素梅,每天涂红一瓣,八十一瓣全部涂红时,“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

▲  任淡如摄

或者写这样一张九个字的消寒帖。一个字九划,每天写一笔,九天写一个字。也是写满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消寒帖比消寒图容易些。这些年我总想找些好看的梅花图来消寒,总是找不到,自己画八十一个清楚饱满的花瓣,又实在有些费神。

这张消寒帖,喜欢的,就拿去打印了写吧。

再喝上一杯桂花冬酿酒,甘美,香冽,积攒点向冬而生的勇气。

▲  任淡如摄

世间 · 好物

作者:任淡如

本文为菊斋原创文章。欢迎个人扩散、转发,公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开白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