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一个波斯尼亚人在1992年内战中的生活总结 | 陈童​·早茶夜读513

513 | 插入战争副本

👆一定要开音频👆

一个波斯尼亚人
在1992年内战中的生活总结

文/ 陈童

大家好,我是陈童,很多人都说我们这一代人或者每一代人都注定要感受这一代人的战争与和平,作为成长于和平年代的九零后,连03年放没放假都记不清了,眼前这个格外漫长的春节假日便成为最接近战时状态的经历,在网上看到一个波斯尼亚人在1992年内战中的生活总结,帖子最开始发布在SHTFPlan.com上,SHTF,全称是when shit hit the pan,专门指突然出现的重大灾难。在这一年没水没电没燃气,近乎原始社会的生活中,作者和自己有十五人的大家庭住在一个大房子里,带着若干灾难发生之前当地政府允许持有的热兵器,500升可以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的烈酒,以及作者本人有护士证书和少量的医疗储备,最终15个人中有2人因为喝不干净的水而去世——这也是大多数人死者去世的原因。

战争状态下文明制度的产物都崩溃了,货币是废纸一张,警察和医院不复存在。战时生存,低调安全是第一行事原则,城市里会有些房子非常漂亮,有好看的墙,有狗,警报器,窗户上有护栏,报警器。于是暴民首先会攻击这些房子。而房主抵不抵抗取决于自己有多少武器。作者的房子采用了最原始的安全策略——堵,所有的出口都用沙袋和石块等等挡住,每天夜里他都用街上找来的瓦砾碎块堵上,出去的时候用一个旧的铝制梯子从围墙出去,回来时叫屋里的人把梯子递给他,让作者爬进来。他街上的一个家伙把他的房子彻底围起来,如果他夜里出来,就通过一个小洞走,这个小洞是他在一个房间里打出来的,这成了他的一个秘密入口。

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成为基本的自卫单位,小家庭或单身汉因为势单力薄而在动乱的城市环境下很不利,小团体拥有的的各种物资早晚会被暴民盯上,然后被洗劫一空,所以更常见的情况是几个小家庭团结在一起,当暴乱发生的时候,数量众多的人和枪才能抵抗暴民的洗劫。街上有暴徒团伙,为避免引人注目,作者永远在夜间行动,既要结伴,也要迅速,尤其要韬光养晦,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家里有许多食物、弹药和干净衣物,和别人看起来一样绝望,贫穷和肮脏是最好的保护色

除了武器,卫生用品,比如带过滤器的口罩可能是最重要的东西,比食物更重要,因为打到鸽子也许不难,但是没有干净的水和食物却是足以夺走很多人的生命,很多小病和小伤口就可以造成全身的感染以至于威胁生命,也因为此,抗生素容易交换,而医生成为最吃香的人

火也一样变得重要。有些人夜里跑若干公里,只是为了发现还在燃烧的火焰,然后带回家做饭或取暖。打火机和火柴非常宝贵,大部分人没有足够的柴火来保持长明火。对大部分人来说,那时的生活就是永远在搜索:找火种,找木柴,找食物,找弹药。

看了这篇讲述,就像92年不像我想的那么远一样,动荡和萧索也没那么远,不知道自己的人生游戏会不会插入战争副本,但至少现在理解我姥姥为什么啥都不舍得丢了。

作者原题:假如有一天战争

欢迎大家

如果您也有兴趣一起来讲故事,或是聊聊关于阅读、关于书籍的事情,欢迎把文字稿和音频发给我们。

读不孤,必有邻。

要求

1·稿件以1500字左右为宜

2·手机录音即可

联系邮箱

viabewater@163.com

关注早茶夜读,从此阅读有谱系

每晚9:30,不见不散

本期编辑:白水

早|茶|夜|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