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热第六
相关推荐
-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汇方(十六)
方名: 猪苓汤 白虎汤 竹叶石膏汤 方歌 猪苓二苓胶滑泽,白虎膏知甘草粳. 竹叶石膏除知母,加参半竹麦门冬. 方剂 猪苓汤<伤寒论>:猪苓二苓(猪苓去皮甘平.茯苓 甘平)阿胶 甘平滑石 碎 ...
-
竹叶石膏汤的方证表达
竹叶石膏汤的方证表达 (1)竹叶.石膏证:烦躁.烦热.夜汗.低热. (2)半夏证:干咳.气喘.干呕.呃逆. (3)麦冬.人参.粳米.甘草证:其人消瘦羸弱,骨瘦如柴,形削骨立:口渴,大便干结,舌嫩红少苔 ...
-
《伤寒总病论》卷六(一)
伤寒杂方 冬夏伤寒,发汗极效,时雨散.(冬春及夏初行之大验.) 苍术(四两) 甘草 麻黄(各二两) 猪牙皂角(四挺) 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三两沸,和滓温服,盖覆取汗出,立效.但是时行寒疫,皆宜服 ...
-
虚羸少气
昨天浙江陈生问曰: 病人为男性,七十岁,肋骨多发骨折,得病有两个月了,伴有胸腔积血,之前保守治疗后疼痛有所缓解,夜间会有点气急而吸氧,病人没有明显的咳嗽咳痰等病症,活动时胸肋部有点疼痛.用小柴胡汤吗? ...
-
《证治准绳·幼科》渴
[万]疮疹渴者,里热也.盖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津液者,水谷之精华,变化流行,以灌溉乎三焦也. 疮疹之火起之于内,销烁水谷,不得以变化津液,灌溉脏腑,故渴也.又疮本稠密,津液外泄,化为脓浆,不能滋养真气 ...
-
《千金翼方》腹痛第六
方一十六首 干地黄汤 主产后两胁满痛兼除百病. 干地黄 芍药(各二两) 生姜(五两) 当归 蒲黄(各三两) 桂心(六两) 大枣(二十枚,擘) 甘草(炙,一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 ...
-
《千金翼方》风眩第六
方二十七首 治风眩屋转,眼不得开,人参汤方∶人参 防风 芍药 黄 (各二两) 独活 桂心 白术(各三两) 当归 麦门冬(各一两,去心) 上九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五合,分四服. 治风眩倒屋转,吐逆 ...
-
《千金翼方》寒冷第六
方九首 鹿骨汤 主虚劳风冷,补诸不足,乏 少气方. 鹿骨(一具,锉) 苁蓉(一两) 防风 橘皮 芍药 人参 当归 龙骨 黄 (各二两) 桂心 浓朴(炙) 干姜 独活 甘草(炙,各三两) 上一十四味, ...
-
《千金翼方》香港脚第六
法三首 论一首 初灸风市,次伏兔,次犊鼻,次膝目,次三里,次上廉,次下廉,次绝骨. 凡八穴,风市穴∶令病患起,正身平立,垂两手直下,舒十指掩着两髀,便点手中指头,髀大筋上灸百壮,逐轻重灸之,轻者不可减 ...
-
《千金翼方》胃病第六
三十四法 治胃补胃,灸胃俞百壮,主胃中寒,不能食,食多身羸瘦,肠鸣腹满,胃胀. 灸三焦俞,主五脏六腑积聚,心腹满,腰背痛,饮食不消,吐逆.寒热往来,小便不利,羸瘦少气,随年壮. 又,灸心下二寸,名胃管 ...
-
《千金翼方》痔漏第六
十八法 针漏法∶少海,在臂曲侧肘内横纹头,屈手向头取之.主腋下瘰 漏臂疼,屈伸不得,风痹瘙漏,针入三分,留七呼,泻五吸. 针 瘰,先拄针皮上三十六息,推针入内之,追核大少,勿出核,三上三下,乃拔出针灸 ...
-
《千金翼方》压热第六
方一十三首 论一首 金石凌 主服金石热发,医所不制,服之立愈方. 上朴硝(一斤) 上芒硝(一斤) 石膏(四两) 凝水石(二两) 上四味,熟沸水五升渍朴硝.芒硝令消,澄一宿,旦取澄硝,安铜器中粗捣,寒水 ...
-
《千金翼方》熏衣衣香第六
方六首 熏衣香方∶熏陆香(八两) 藿香 览探(各三两,一方无) 甲香(二两) 詹糖(五两) 青桂皮(五两) 上六味,末,前件干香中,先取硬者粘湿难碎者,各别捣,或细切 咀,使如黍粟,然后一一薄布于盘上 ...
-
《千金翼方》下痢第六
方一十七首 阿胶汤 治产后下痢. 阿胶 当归 黄柏 黄连(各一两) 陈禀米(一升) 蜡(如棋子三枚) 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米蟹目沸,去米纳药,煮取二升,去滓,纳胶蜡令烊.分四服,一日令尽. 桂心汤 ...
-
《千金翼方》太阳病用陷胸汤法第六
三十一证 方一十六首 问曰∶病有结胸,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其脉寸口浮,关上自沉,为结胸.何谓脏结?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下利,阳脉浮,关上细沉而紧,名为脏结.舌上白胎滑者,为难治.脏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