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讲伤寒论02 —《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

(0)

相关推荐

  • 结束《黄帝内经》的历史科普,冷哥带你走入《伤寒论》的历史过往

    关于<黄帝内经>的科普,冷哥已经写了有二十多篇了. 写这东西并非是一些中医爱好者所说的,冷哥是在掘中医的坟.恰恰相反,只有充分了解中医古籍的历史传承和重大事件,你才有可能找到中医最真实的面 ...

  • 再读伤寒:直击“伤寒”与“六经”的真面目

    日期:2021年01月05日 感悟:古老医学进入现代医学体系的唯一理由就是治病有效,若非如此,那就是欺骗.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

  • 伤寒概念演变及损害

    原创忆忘 腔调中医 今天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简介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 ...

  • 经方六证是如何变成六经的

    历代医家对<伤寒论>中六经的实质争论不休,有40余种说法.胡希恕先生提出"六经来自八纲"之论,阐明经方六经实质是六证,是由八纲变化而来,受到广泛认可.笔者通过考证学术渊 ...

  • 郝万山讲《伤寒论》:成书背景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背景.任何一部能够在历史上流传千古,对这个学科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著作,它的出现都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所以我们也从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来谈谈在这样一个时代为什么会出 ...

  • 郝万山讲伤寒论(八)

    第61讲少阴急下证.阴郁证.伤津动血证.少阴咽痛证(1) 关于少阴病的兼变证,我们上次课谈到了太少两感,也就是少阴兼有太阳病.所谓太少两感,是太阳和少阴同时感受外寒,它的临床证候有太阳病的发热,头疼, ...

  • 郝万山讲《伤寒论》:少阴咽痛证 少阴病篇小结

    同学们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一次课的最后谈到了少阴咽痛证,少阴咽痛证的第一个证候是猪肤汤证,这个证候的基本成因和病机是由于一个慢性的下利,下利日久真阴耗伤,虚火循经上扰,因此出现了胸满,心烦,咽痛,用 ...

  • 茶话《伤寒论》讲义,第2讲:《伤寒论》的成书背景、仲景原序和学前删减

    朋友们好,这是"茶话<伤寒论>"的第2讲.第一讲播出以后,比我播出前预计的更受欢迎,说明中医的实际价值更受人们的重视,有这么多的朋友和我一起学习<伤寒论>, ...

  • 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32讲 结胸证(3)

    第32 讲结胸证(3).脏结证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仍然接着上一次谈到的结胸证来讲.我们上一次课的最后,讲到了大结胸证,病位偏中和偏下,或者见到"心下痛,按之石硬,脉沉紧",伴 ...

  • 郝万山讲伤寒论 第63讲 — 厥阴病提纲、上热下寒证(1)

    同学们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次课对厥阴病篇的大概情况作了一个介绍,六经病篇最后一篇是厥阴病. 厥阴病原文一共有56 条.这56 条从我们现在看到的<伤寒论>的原书来看,证候错综复杂,变化多 ...

  • 郝万山讲伤寒论中的汉代计量

    郝万山讲伤寒论中的汉代计量

  • 郝万山讲《伤寒论》视频70集 珍藏版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 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 ...

  • 郝万山讲: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

    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它的含义,不是生理的,而是病理的.如果说在<黄帝内经>里,我们把它叫做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府,那是一个生理概念的话.在<伤寒论>中,我们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