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万山讲《伤寒论》:成书背景

(0)

相关推荐

  • 扁鹊传奇

    东汉的史学家班固著作<汉书>,记载有<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汉书·艺文志>: <黄帝内经>十八卷. <外经>三十七卷. & ...

  • 伤寒概念演变及损害

    原创忆忘 腔调中医 今天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简介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 ...

  • 四诊 五行 六经 八纲

    法从仲景表裹六经定方药--治疗方法上,依照医圣张仲景<伤寒论>里面的,表里六经辨证体系选取处方,进行遣药.理崇岐黄阴阳五行辨病机--指导思想上,按照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对疾病的整个变化过程 ...

  • 郝万山讲伤寒论02 —《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

    第02 讲<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 建议WiFi查看 现在我们讲概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伤寒杂病论>的成书背景. 任何一部能够在历史上流传千古,对这个学科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著作, ...

  • 郝万山讲伤寒论(八)

    第61讲少阴急下证.阴郁证.伤津动血证.少阴咽痛证(1) 关于少阴病的兼变证,我们上次课谈到了太少两感,也就是少阴兼有太阳病.所谓太少两感,是太阳和少阴同时感受外寒,它的临床证候有太阳病的发热,头疼, ...

  • 郝万山讲伤寒论文字版——第32讲 结胸证(3)

    第32 讲结胸证(3).脏结证 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仍然接着上一次谈到的结胸证来讲.我们上一次课的最后,讲到了大结胸证,病位偏中和偏下,或者见到"心下痛,按之石硬,脉沉紧",伴 ...

  • 郝万山讲伤寒论 第63讲 — 厥阴病提纲、上热下寒证(1)

    同学们好,我们上课. 我们上次课对厥阴病篇的大概情况作了一个介绍,六经病篇最后一篇是厥阴病. 厥阴病原文一共有56 条.这56 条从我们现在看到的<伤寒论>的原书来看,证候错综复杂,变化多 ...

  • 郝万山讲伤寒论中的汉代计量

    郝万山讲伤寒论中的汉代计量

  • 郝万山讲伤寒论:23个经方故事 – 经方派

    故事一:过敏性哮喘--栀子豉汤 三十年前,我在东直门做住院医生,东直门医院做住院医生.那么, 我总觉着我开的方子疗效不好,我就给领导说,我自己不看病了,我要给老大夫们抄方.所以那个时候,东直门医院的老 ...

  • 郝万山讲伤寒论(三)

    第14讲太阳伤寒与麻黄汤的适应证 我们上次课主要讲的是桂枝汤加减运用的举例.我们大体回忆一下,我们讲了哪些方证呢? 我们首先谈到了桂枝加葛根汤的适应证,它是治疗中风,尤其是风邪在太阳经脉,太阳经气不利 ...

  • 上下对应,左右对应,两极对应 、​吃西瓜上火---郝万山讲伤寒论(三十二)

    上下对应,左右对应,两极对应  1,上下对应 第32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 '少阴病,下利,脉微'是阳虚. '脉涩'是血少,阴 ...

  • 郝万山讲伤寒论 少阴病

    关于少阴的概说,我们就谈这么多,下面我们看少阴病的具体原文,281条,是少阴病的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什么叫微脉,我们前面曾经说过,微者,薄也,指脉搏搏动的幅度非 ...

  • 郝万山讲伤寒论,太阳蓄血证,血热凝结用承气汤“开结气”(54)

    郝万山讲伤寒论,太阳蓄血证,血热凝结用承气汤“开结气”(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