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讲堂:还在为孩子身高问题烦恼的家长,这个方法不能错过!

有多少父母

为了让孩子长高个

想尽各种“方法”

补钙、骨头汤、运动···

还记得前段时间

#妈妈为让女儿长高每天逼其跳绳3000个#

最后导致孩子患上:胫骨结节骨骺炎

明明是想让孩子长高点

却让孩子受伤

还在以自己想当然的行为

去帮孩子长高的家长

可得注意啦

当心得不偿失

长高误区有哪些!

1.想长高,就得多补钙?

钙的主要功能是强化骨骼、增加骨质密度。钙摄入量过多,易导致泌尿系结石及出现便秘等不良反应,不仅给孩子带来病痛,还可能导致幼儿骨骺提前闭合,影响长高。

2.吃得多,就长得高

有些孩子吃得不少,但身高却没见长。盲目填塞的后果就是让宝宝横向发育,变成“胖宝宝”,而非纵向长高。

而儿童肥胖的弊病多多,其中一项就是可能导致骨龄发育提前,骨骺线提前闭合,身高发育提前停止。

此外,现在的油炸类快餐和垃圾食品横行,导致宝宝的饮食受到一定影响,致使部分孩子性发育提早,尽管现阶段身高在同年龄、同性别小孩之上,但实际骨龄会超过实际年龄很多,这就意味着孩子的身高增长有效期大大缩短,导致孩子会提前停止长高。因此,妈妈们要给宝宝补对关键营养,而不是一味地进补。

3.父母高,孩子就一定高

在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上,遗传占据70%,还有30%的后天因素。有时候这30%后天因素,也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由于两者比重有点悬殊,因而很多对自己身高有自信的家长,都对自家孩子的身高也抱着100分的自信。作为父母,要重视影响孩子身高的任何因素,不然成长是不可逆的,你的忽视,将会对孩子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4.保健品助长高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公布的保健食品功能中,并没有“长高”这一项,所以,别再交智商税了!

各种“增高药”、补品、保健品,尤其是标榜能长高的口服液,大多添加了激素,很容易诱发孩子性早熟,导致骨骺线提前闭合,反而容易让孩子长不高!

科学方法:“儿童身高管理”!

1、睡眠管理

睡眠在孩子的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生长激素对长高很重要,而它一般会在深度睡眠时出现分泌高峰,分泌量是清醒时的 3 倍。

生长激素有两个分泌高峰:一是晚间10点至凌晨2点,另一个是清晨5点至7点,且都需要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所以,孩子最好在晚上9点左右入睡,经过1小时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从而分泌更多生长激素。

比睡得早、睡得多更重要的,是帮孩子养成稳定的睡眠规律。不但能让身体分泌更多生长激素,也能让孩子少生病,有利于长高。

2、情绪管理

生长激素的分泌除了受睡眠和运动的影响,还与孩子的情绪息息相关!在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生长激素的分泌水平也随之减少。

如果你孩子经常处在受到批评、责备、父母争吵的环境中,心情压抑、情绪低落,长时间的压力过大会导致孩子的成长激素的分泌受到干扰,身高往往不高。

3、营养管理

都说营养物质是砌成孩子身高的“砖瓦”,理想的身高与合理的营养物质密不可分。因为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孩子的营养是不缺的,除非是偏食严重的孩子,我们才需额外补充营养。生活中,我们只要注重饮食均衡,使维生素和矿物质(钙、磷、锌等)平衡,特别是蛋白质,要补充到位。

4、运动管理

在孩子长高的道路上,很多家长都偏重于营养层面,而忽视运动这一项长助力法宝。其实运动对促进孩子长高很重要,有研究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比不参加锻炼的同龄儿童平均高4厘米。

5、骨龄监测

骨龄也就是我们的骨骼年龄,骨龄是可以直观地反应出我们的身体发育情况的,有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测骨龄来发生身上隐藏的疾病。

6、定期测量身高

对儿童进行身高监测,把单纯的一次性、孤立的测量和评价,变成动态的观测与评价,家长们通过对孩子身高的定期监测可以评价儿童的健康发育水平,预测发育潜力,可以在早期发现生长发育是否偏离,为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孩子的第一个长高黄金期——0~3岁 婴幼儿期,是长高最重要的阶段 。很多家长都是从青春期才开始关注孩子身高的,但事实上,青春期已经是孩子的第二个长高黄金期了。抓住 0~3 岁长高黄金期,给一个科学的身高管理,让孩子赢在身高起跑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