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一首《凉州词》千古传颂,高适不服另写一首,同样成为名篇
相关推荐
-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古诗词,高适《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点击上方音频,听主播朗读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唐代]高适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 ...
-
《华夏千古名人》唐朝.高适(498)
高适(公元702-765年)字达夫,沧州渤海县(今河北省景县),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朝大臣,著名边塞诗人,为"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与岑参相近,后人合称"高岑" ...
-
唐朝一位低调的诗人,正史中都没有记载,写的六首诗全是千古名篇
古往今来的诗人.作家当中,历来都不乏"一篇成名"的幸运儿,但是想要篇篇都出名却非常困难.即便是李白.苏轼,他们笔下的文章,也并非全是千古名篇. 但是唐朝有一个诗人,他在正史中没有传 ...
-
唐诗解读——王之涣之《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读: 在唐代时,曾流传一个"旗亭唱诗"的故事,说的是王昌龄.高適.王之涣三人齐名,一次在旗亭喝酒,座中有十余位 ...
-
曹植写七步诗,郭沫若不服,写了首反七步诗,世人给了4个字评价
素材来源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曹操一大家子的文学成就是得到很多人的认可的.其中,曹植的文学成就更是在那个年代,有着一批的粉丝的,特别是他的七步诗,可以是中国人都知道,整个诗句的描述更是很体现出了兄 ...
-
“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这首诗是说的谁?写这首诗的背景是什么?
1937年 9 月 5 日,成都少城公园内人山人海.战旗飘扬.四川省各界在欢送出川抗敌将士,刘湘.邓锡侯等将领莅会讲话,表示抗战决心.几岁小学生也留着泪水上场致词:四川大学师生赠送16面"抗 ...
-
李白写庐山无人能出其右,苏轼不服挑战了一首,同样也是千古名篇
昔日李白游庐山瀑布作了一首名诗 <望庐山瀑布> ,中唐徐凝惊为天人,暗中将其编造成了自己的作品.后世 苏轼发现徐凝诗中的"猫腻",撰诗怒斥徐凝. 跟着,苏轼一口气写了六 ...
-
杜牧在乌江亭写下一首诗,王安石读了不服,挥笔又是一首千古名作
楚汉相争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当时的结果是刘邦建立汉朝,而项羽兵败,乌江自刎.根据历史记载,项羽在垓下被围,弹尽粮绝,四面楚歌.在别离了虞姬后,他带着800壮士突围而出,汉军紧追不舍,一直到了乌江边上. ...
-
两首元夕诗词:一首因为没有你传颂千古,一首因为有你流芳百世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 苏轼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正月十五夜 >唐 · 苏味道 锦里 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 ...
-
李白写的庐山无人能及,苏轼不服挑战了一首,同是千古名篇,谁的意境更高
引言: 在古代,最不缺少的就是文人墨客,他们肆意挥洒着自己的才华,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的诗歌流传千年.所以当时存在着很多偷天妙手的高手,在他们的笔中,相同的诗也有着不同的独特魅力. 在唐朝,就有这样 ...
-
古典名句赏析:三首经典诗词——唐·高适《塞上听吹笛》、唐·温庭筠《菩萨蛮·水精帘里颇黎枕》、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州》,就是三个千古名句,句句精彩
古典名句赏析:三首经典诗词——唐&#183;高适《塞上听吹笛》、唐&#183;温庭筠《菩萨蛮&#183;水精帘里颇黎枕》、宋&#183;刘过《唐多令&#183;芦叶满汀州》,就是三个千古名句,句句精彩
-
这首“千古第一相思诗”,写的并非爱情
诗词大会群 公众号 欢迎您 进入诗词群 说到相思诗,相信所有人第一反应就是: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首诗名为<相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有人称这首诗为& ...
-
孟浩然夏日悠闲乘凉,写一首诗怀念老友,第三句被誉为千古清绝
唐玄宗时期,著名"美文家"孟浩然闲居乡野,逍遥快活.在一次沐浴之后,他披散头发,躺在床榻上欣赏傍晚的风景. 忽然心有所动,于是他提笔写下了一首著名的"知音体"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