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五)

(0)

相关推荐

  • 登宁远塔

    江左宁南宁远塔, 金钟绿树掩英魂. 披砂千户今何在, 九月骄阳照我登. [后记]四川凉山州宁南县有一个金钟山风景区,久闻其名,一直无暇一览.九月十二日得闲到宁南,遂与同事同游.九月的天气,依然艳阳高照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五十)

    作为后援的靖边营的两哨兵弁,得知前面出其了事,不敢前进,赶忙退回炉城,大呼"泰宁夷叛矣!"还说惠远寺的喇嘛正率众入炉.炉关震恐,赶忙戒严.打箭炉同知刘廷怒飞电告急,制军(四川总督)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五十一)

    锡制军一再催促,马提督只得出师.听说藏族人凶悍,一路上心神不安.翻过飞越岭,走到化林坪,他就忙进金华庙,祈求阴兵相助.东拖西磨,总算在光绪三十一年的二月二十九日进了炉城.身经目击的查骞,不甚感慨道:马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五十二)

    "戏"事先编排好了,四月十三日正式开演.马提督兵分三路向泰宁惠远寺发起进攻,一路以他的义子马德为前军帮带,从炉城正北的王牧(今康定雅拉乡的王母).新店子直逼泰宁寺前:以已革知县穆秉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五十三)

    当然事情还没有完,那打箭炉同知刘延怒,说句公道话,在炉城任上还是做了些造福一方的实事,如修泸定磨西水堰.佛耳岩茶道,开打箭炉(康定)灯盏窝金矿,以及集资重修打箭炉城楼等等都有案可稽,但最终还是栽在了&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五十四)

    泰宁(噶达)地方在军事上的重要,早就为朝廷的军事首脑们看中.前面已提到,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在<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中就提出:"(在)打箭炉之外木雅吉(噶)达地方应设总兵.游(击).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五十五)

    随着清朝康.雍.乾几代对康藏的频频用兵和边茶贸易的空前繁荣,朝廷官员已认识到"打箭炉乃西域之门户,不可不添兵防范也."川边的军事重心自然随之向炉转移.这在<高宗实录>中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五十六)

    乾隆皇帝既然看清了打箭炉军事地位的重要,决定移成都满兵驻防打箭炉,所以从将领安排,兵员配置,到后勤保障,营房建设等方方面面对移驻打箭炉的满营都特别又特别,以致到为了"观瞻",不惜花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五十七)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对历史上中央王朝在长河地方驻军的变迁再作一粗略的回顾: ---汉代,置沈黎郡,有史家考证,沈黎郡的治所就在沈村.1985年夏天,沈村河坝曾出土右手旁有一铜剑,左手旁有一铜鞘的完整人骨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一)

    我们已从长河东边的岩州.化林说到沈边,现在该越过大渡河,从邛崃山脉走进横断山脉,聊聊长河西边著名的古镇了. 要说长河西边的历史重镇,人们最为关注的自然是打箭炉了. 且慢,在说"长河西.鱼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