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五十六)

(0)

相关推荐

  • 鄂州人物之孟世魁

    孟世魁 孟世魁(1713-1791),字希文,号全斋,谱名衍魁,湖广武昌(今湖北鄂州)人,孟子第六十五世后裔,孟人吉曾孙.幼颖悟,负不羁才,喜读书,尤工时艺,屡试文经不售,偶试武纬,即获大赏.由清乾隆 ...

  • 流行陕北的“文出两川、武出三边”出自何处?

    作者:梁福誓(延川县志办原主任) "文出两川,武出三边",此话在陕北很流行,但此话原出何时?因何而出却没有确切的说法.笔者却试图煮茧抽丝,进行考说明: 一.两川三边地名,大家公认两 ...

  • 「光绪六年保定府」直隶省城街道全图 - 营坊标注

    名字挺晦涩,需要提前准备点知识. 标注时候看的晕乎乎的,查了点资料,才弄明白. 总督署本来就是参将府,副将的官署即协镇府. 游击将军官署即游府,都司官署即都府,守备官署即守府. 总督直属部队称督标,提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五十)

    作为后援的靖边营的两哨兵弁,得知前面出其了事,不敢前进,赶忙退回炉城,大呼"泰宁夷叛矣!"还说惠远寺的喇嘛正率众入炉.炉关震恐,赶忙戒严.打箭炉同知刘廷怒飞电告急,制军(四川总督)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五十二)

    "戏"事先编排好了,四月十三日正式开演.马提督兵分三路向泰宁惠远寺发起进攻,一路以他的义子马德为前军帮带,从炉城正北的王牧(今康定雅拉乡的王母).新店子直逼泰宁寺前:以已革知县穆秉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五十四)

    泰宁(噶达)地方在军事上的重要,早就为朝廷的军事首脑们看中.前面已提到,抚远大将军年羹尧在<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中就提出:"(在)打箭炉之外木雅吉(噶)达地方应设总兵.游(击).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五十五)

    随着清朝康.雍.乾几代对康藏的频频用兵和边茶贸易的空前繁荣,朝廷官员已认识到"打箭炉乃西域之门户,不可不添兵防范也."川边的军事重心自然随之向炉转移.这在<高宗实录>中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五)

    "明正土司"所辖的"宁远部",史家说法不一,有说是指今天西昌的,有说是指沈边土司管辖地方的,也有说就是噶达的.就历史上明正土司实际管辖的地盘来看,在噶达的这个&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

    七世达赖到了理塘后,朝廷并没有让其久住,而是在离里塘有些路程的泰宁(噶达)地方另敕建一座寺院供其住锡.这座新建的喇嘛寺由雍正皇帝为其赐名,曰"惠远庙". 五.惠远庙的<御制碑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二)

    关于惠远寺的具体兴建,"碑文"说,图样是"仿西方白赖本佛庙之图式"("白赖本佛庙"是个什么样子,暂未查到).修建这座寺庙,"碑文&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四)

    这位四川成都出生的将军,其父岳升龙就是康熙朝的四川提督,"西炉之役"打响之前,曾直接处理对西炉(今天的康定)军务,因与四川巡抚不和,两人互参,岳参奏四川巡抚于养志在川藏勘界中&qu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五)

    我们还是回到正题,岳钟琪为护卫移驻泰宁的七世达赖喇嘛之所以作这样的军事部署,可见他早对周边情形了如指掌.其实这也并不新鲜,当年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早就作过相似的安排.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五月,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