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诗案”是因为哪首诗引起的?
相关推荐
-
寂寞沙洲冷背后的案件,但作者痴心不改,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们印象中,<寂寞沙洲冷>是周传雄的经典歌曲,实际上,"寂寞沙洲冷"这句话出自苏轼的宋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
-
李清云:定风波—读东坡
定 风 波 - 读 东 坡 李清云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 ...
-
苏轼“乌台诗案”,到底是因为哪首诗引起的?
苏轼"乌台诗案",到底是因为哪首诗引起的? 朝文社社长 发布时间:19-12-1709:28优质创作者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北宋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二十九日,被囚御史台狱一百 ...
-
一桩乌台诗案,三首千古名篇,如何度过人生低谷,决定了你的格局
一场失意之行,三首千古名篇 宋神宗元丰五年即公元1082年,时值47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离开朝堂被贬黄州(今黄冈)已两年余,苏轼由于诗文讽喻新法,为新派官僚罗织论罪而被贬,心中有 ...
-
让苏轼身陷牢笼的“乌台诗案”,究竟是他的那首诗引起的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位清代读书人在读书的时候,突然风吹乱了他的书页,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两句诗,但是却被清廷过度解读,以为该读书人在嘲讽清廷权贵没有文化,所以将他给杀了. ...
-
著名的乌台诗案,是苏轼的哪首诗引起的,王安石为何会救苏轼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位清代读书人在读书的时候,突然风吹乱了他的书页,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两句诗,但是却被清廷过度解读,以为该读书人在嘲讽清廷权贵没有文化,所以将他给杀了. ...
-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是哪首诗
1079年4月,苏轼从徐州移知湖州(浙江吴兴).正当他雄心勃勃,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瞬间朝他袭来,在湖州任职仅仅3个月,就被朝廷下令逮捕了.原来,因不满王安石新法,苏轼在< ...
-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是哪首诗?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时任湖州知州的苏轼因文获罪,被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下狱,险些屈死.史称"乌台诗案",因案发地在湖州,又被称为"湖州 ...
-
所谓的“乌台诗案”究竟是哪首诗?
北宋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二十九日,被囚御史台狱一百三十天的苏轼终于获释.两个月以后,这位北宋最伟大文学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凄然离开汴京城.震惊北宋朝野的"乌台诗案",就此告 ...
-
遭遇过乌台诗案的苏轼反复地表示要慎言避祸,但作为诗人的他还是要继续写诗|朱刚 一席第847位讲者
朱刚,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经过乌台诗案以后,苏轼会有什么改变? 苏轼是一个诗人,他当然要继续写诗.但是他出版的诗集被作为罪证这件事,对他还是有非常大的触动.在新的传媒环境里,他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个体 ...
-
乌台诗案,苏轼九死一生,堪称命运的转折点,他究竟写了什么诗
在后世的印象中,大文豪苏轼是一位游戏人间的智者,他宠辱不惊,笑对风波,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然而,苏轼再怎样豁达乐观,也终究食人间烟火,也会经历生老病死,就连高僧大德,亦认为"生死之间&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