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解太阳风,调阴和阳众方从

桂枝汤由桂枝、杭芍、甘草、生姜、大枣五味药物组成。因共配伍巧妙,具有滋阴和阳、调和营卫、增强营卫功能等功效,本方刚柔相济,补散兼施,扶正祛邪,堪称仲景群方之魁,在《伤寒杂病论》中以本方及其加减方的形式反复出现。其变方之多是其它方不可比拟的,所以被历代医家广为推崇,并被誉为古今第一大方。柯琴在《伤寒附翼》中赞桂枝汤道:“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1关于桂枝汤的三类方

仲景方约二百余首,桂枝汤及其加减变化而出者,有三十方左右,约占七分之一。《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关于桂枝汤的方子可以分三类:

1.1桂枝汤主方及合方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

1.2桂枝汤加方

桂枝加桂汤,桂枝加大黄汤,桂枝加黄芪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加葛根汤,柴胡桂枝汤,栝蒌桂枝汤,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1.3桂枝汤之变方

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茱更生姜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桂枝茯苓丸,桂枝去芍药汤,桂枝生姜枳实汤,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附子汤,桂枝去芍药汤加人参,阿胶、地黄、麦冬、麻子仁、炙甘草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甘草汤,桂枝人参汤,苓桂术甘汤,温经汤。

2桂枝汤的主要功用

2.1调和营卫、解肌发表

桂枝汤以炙甘草、大枣、生姜甘辛平温,补脾胃、扶正气为方根,合桂枝辛甘化阳,解肌发表以调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散收兼顾,扶正祛邪,用于外感风寒表虚之证,尤其是年老体弱、病后等虚人外感,以及原因不明的低热,病后、产后发热等病。

2.2和其营卫、敛阴止汗

桂枝汤中桂、芍等量合用,散中有收,散中寓补,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双向调节,使卫气外固而营阴内守,营卫调和而津不外泄,因而其加减用于多种非生理性汗出,如漏汗、头汗、产后自汗等,且常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黄芪汤,或合玉屏风散均获良功。

2.3健脾和胃、缓急止痛

如前所述,本方用药从脾胃入手,以炙甘草、大枣、生姜升发中焦之气,调补脾胃,合桂枝温运中阳,振奋机能;合白芍柔肝理脾,缓急止痛。一阳一阴,一动一静,调理脾胃,可谓“补土派”之第一家。因而以本方加减常用于治疗多种脾胃肠道疾患,如小儿久泻、肠道易激综合征、妊娠恶阻等。

2.4调补气血、温通血脉

桂枝、生姜辛温发散,能温通血脉,散寒止痛;白芍、大枣酸甘,养血敛阴,缓急止痛。诸药合炙甘草直入中焦,升发脾胃之气,益气补中而调补气血。五味相和,既可调补气血,又可温通血脉,以至“荣而不痛”、“通而不痛”。因而其加减用于治疗多种痛证,如颈椎病、肩周炎等。

3.病案:

3.1患者,女,50 岁,受凉后出现发热,微恶寒,汗出,咳嗽,白痰,活动后稍感气喘,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而润,脉稍浮弱。处方: 桂枝 12 g,白芍 12 g,厚朴 6 g,炒杏仁 6 g,清半夏 6 g,炙甘草 6 g,生姜 3片,大枣 3 枚,3 剂,水煎服。3剂后患者症状悉除。临床中对于女性、老年人、儿童、产后、虚体感冒及一些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皮肤病,伴有汗出,脉弱,用之确有很好的效果。

3.2刘渡舟医案:李某某,女,53岁。患阵发性发热汗出一年余,每天发作二到三次。前医按阴虚发热治疗,服药二十余剂无效。问其饮食、二便尚可,视其舌淡苔白,切其脉缓软无力。辨为营卫不和,卫不护营之证。当调和营卫阴阳,用发汗以止汗的方法,为疏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2剂。服药后,吸热稀粥,覆取微汗而病愈。

按语:发热汗出见舌不红而淡,苔不少而白,脉不细而缓,则非阴虚发热之证,乃营卫不和也。营卫,即人体之阴阳,宜相将而不宜相离。营卫谐和,则阴阳协调,卫为之固,营为之守。若营卫不和,阴阳相悖,营阴不济卫阳而发热,卫阳不固营阴则汗出。用桂枝汤“先其时发汗则愈”。

3.3刘渡舟医案:一男性患者,60岁,患荨麻疹,搔痒钻心,数月不愈。切其脉浮而缓,并见汗出恶风,舌苔薄白而润。证属风邪稽留肌膜,营卫不和,因发为风疹。治宜法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3剂。服药后吸热稀粥,温覆取汗,则疹消痒止。

按语:痒者,阳也,风为阳邪,侵于肌肤,稽留不去而作痒疹。同时,风中令营卫不和,则汗出恶风,脉浮而缓,诸症迭现。故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是不治疹止痒而疹自消、痒自止也。

(0)

相关推荐

  • 经方: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身疼痛,脉沉迟)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原文]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四两 甘草二两(炙) 人参三两 生姜四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余依桂枝汤法.本云:桂枝汤,今加 ...

  • 经方:桂枝加黄芪汤(解表、黄汗)

    桂枝加黄芪汤 [原文]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黄芪二两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汗:若不汗,更取. [作者] 张仲景 ...

  • 当归旱莲草山药 调阴和阳 免疫 治百病及更年期综合征【一点资讯】

    当归旱莲草山药 调阴和阳 免疫 治百病及与更年期综合征关系. 1.当归性温味甘,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治疗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虚寒腹痛. 当归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还有 ...

  • 八字命运详解——女性四阴四阳

    从一个人的八字入手,我们可以了解的内容非常之多,而实际上,一个人如果了解自己的一些命格八字方面的特点,也是会能够助力一个人来更好规划自己的生活的.自己的生活里,点点滴滴到底是要做什么,怎么做,都是需要 ...

  • 尚先早课 | 用针之要 在于知调阴与阳

    针刺是<内经>最重要的治病手段.<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quo ...

  • 【彭欣 张诏:桂枝汤-解肌表和营卫之总方】

    解肌表和营卫之总方--桂枝汤 [出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组成]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 [用法]上五味,叹咀三味,以水 ...

  • 一个流传千古的妙方,4味药抑阴扶阳,调脾和胃,补气补血又补虚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冷,北方尤其如此,这种"冷"不仅仅是生理方面的,而且是肉眼可见的.街道上行人稀疏,商店饭馆纷纷闭门大吉,好似所有人都极其畏惧着"刺骨的寒冷". ...

  • 五运六气解伤寒阴病阳病3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无热恶寒者,发于阴.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之故. 凡病  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合者,必自愈. 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阳得阴自解,夜 ...

  • 《详解易经64卦》第44卦、阴盛阳衰——姤卦

    卦辞 姤(gòu).女壮,勿用取女. 姤卦.女子强壮,不要娶这样的女子. 姤卦是夬卦的覆卦,<易经>六十四卦中,只有这个卦明白地说"勿用取女".<序卦传>曰 ...

  •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有两层意思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一语,出自<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于指导临床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为医者,不明阴阳变化之理,则难为司命.中医必须精研阴阳变化,才能够对疾病 ...

  • 小学教师“阴盛阳衰”,需多元求解

    光明网评论员:新学期开学之际,在山东济南的10所小学中,教师队伍"阴盛阳衰"依旧,有小学男女教师比例高达1比10.山师附小相关人士介绍,"我们学校51个班,没有一个男班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