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欣赏】 清·王顼龄 行楷《跋颜真卿祭侄文稿》
相关推荐
-
西周《大盂鼎》铭文高清图片(附释文),书法瑰宝,值得收藏!!!
大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重153.5千克.大盂鼎铭文共19行291字,记载了周康王在宗周训诰盂之事.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鼎"是古代一些地方古人用以烹煮肉和盛 ...
-
一“挑”成名!美女书法博士后为颜鲁公“纠错”,到底羞了谁?
近日也看到了那段在网上疯传的美女书法博士后为颜鲁公"纠错"的视频,从她的侃侃而谈中,也让我们看到了她的确说的是头头是道,但是这种"说"到底让谁尴尬了?我们知道书 ...
-
颜真卿的行书具有什么特点?
一.颜真卿所处时代的书法流变 唐代的行书和草书,均看齐二王的风骨,以二王为正格,欧阳询.虞世南都勤于临摹和学习,<圣教序>敛入规矩. 到了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学王右军行法,摆脱旧 ...
-
七星居士:我读颜真卿《争座位帖》
对字帖的认识,始于孩童时期的描红经历,而首先接触到的书法家,是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 什么时候知道颜真卿行草书的,如今已经想不起了.也许是读到中唐的某个历史片段,提及到安史之乱中的忠义之 ...
-
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艺术,一腔悲怆融入一...
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艺术,一腔悲怆融入一纸血泪,这字不输<兰亭序> 细数中国书法史上名列前茅的行书作品,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到李建中<土母帖>这声名赫赫的&q ...
-
清太傅 王项龄 83岁《跋颜真卿祭侄文稿》欣赏
王顼龄(1642-1725),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清华亭张堰镇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太常博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雍正初,进任太子太傅.著有< ...
-
【一起读帖】敢在《祭侄文稿》上题跋的都不...
[一起读帖] 敢在<祭侄文稿>上题跋的都不是一般书家! 王顼龄(1642--1725),号松乔老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授太常博士.后升侍读.侍讲学士,为康熙帝讲解<资治通 ...
-
西山老人书法 临 怀 素 法帖
[1]怀 素 <桑林帖> 释文: 圆而能转字字合节同桑林之舞也 [2]怀 素 <苦笋帖> 释文: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 [3]怀 素 <颠书帖> 释文: ...
-
王顼龄《跋颜真卿祭侄文稿》行楷欣赏
清代,王顼龄书法<跋颜真卿祭侄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 王顼龄(1642--1 ...
-
王顼龄《跋颜真卿祭侄文稿》行楷欣赏《祭侄...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 王顼龄(1642--1725),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 ...
-
王顼龄《跋颜真卿祭侄文稿》行楷欣赏【一点资讯】
清代,王顼龄书法<跋颜真卿祭侄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祭侄文稿>全称<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 王顼龄(1642--1 ...
-
【书画欣赏】 清太傅 王项龄 83岁《跋颜真卿祭侄文稿》欣赏
砚田书院 传承文化 传播经典 159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王顼龄(1642-1725),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清华亭张堰镇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太常博士.历任翰林院编修. ...
-
王顼龄—跋颜真卿祭侄文稿
王顼龄—跋颜真卿祭侄文稿
-
【书画欣赏】 文徵明 行书 跋职贡图卷(高清大图)
砚田书院 传承文化 传播经典 156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文徵明行书题跋仇英职贡图卷 你有什么看法? 欢迎留言评论~
-
清代王顼龄楷书《跋颜真卿祭侄文稿》
王顼龄(1642--1725),原名元龄,字颛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授太常博士.常与汪琬.朱彝尊等上下议论,通晓典故,人称修史良才.后升侍读. ...
-
徐乾学《跋颜真卿祭侄文稿》墨迹欣赏
清代徐乾学书法<跋颜真卿祭侄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徐乾学(1631-1694),字原一.幼慧,号健庵.玉峰先生.江苏昆山人,顾炎武外甥,与弟元文.秉义皆官贵文名,人称昆山三徐.康熙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