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经典 | 《近思录》
相关推荐
-
一本书|近思录
一本书 读书 就像交朋友 愿你 交个好朋友 <近思录> 杨浩 译注 丛书名: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出版社:中华书局 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1146745 开本:3 ...
-
【关学文研】从“六有”到“东铭”:张载哲学的另一层面(上)
作者:丁为祥 张载是关学的开创者,也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张载哲学及其关学学派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四为"与<西铭>上.从"四为"出发 ...
-
《近思录》中塑造我们文化心理和思维模式的名句
在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列的中国人必读的国学书单中,<近思录>与<论语>并列为九本必读书之一. 与人人追捧的<传习录>不同,<近思录>对今天的中国人来说颇为陌 ...
-
『古文经典』近思录原文及白话文阅读
近思录 朝代:宋朝| <近思录>是依朱熹.吕祖谦二人的理学思想体系编排的一部著作,从宇宙生成的世界本体到孔颜乐处的圣人气象,循着格物穷理,存养而意诚,正心而迁善,修身而复礼,齐家而正伦理, ...
-
(20201210)从《近思录》看宋儒的“道体”观念
观虚道人记 2020年12月10日 摘要:<近思录>卷一,朱熹标为"道体",但在<近思录>中并没有关于"道体"观念的形式化的系统.本文不 ...
-
《近思录》——进学《四书》的阶梯
作者|杨世珍 <近思录>的书名,出自<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寓意学者要立足眼前.循序渐进,不能好高骛远.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初夏,朱熹与远 ...
-
钱穆:略论中国哲学(1)
(一) 哲学一名词,自西方传译而来,中国无之.故余尝谓中国无哲学,但不得谓中国人无思想.西方哲学思想重在探讨真理,亦不得谓中国人不重真理.尤其如先秦诸子及宋明理学,近代国人率以哲学称之,亦不当厚非.惟 ...
-
怎样读经典 | 《论衡》
<中华读书报>2017年征订正在进行,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201 怎样读<论衡> 董文武 | 文 <论衡>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所 ...
-
多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
[光明书话] 人文学科研究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读书.据统计,我国大学文科研究生的读书量,大大低于国外大学研究生的读书量.现在,我们有些毕业生的文化素质和学术水平比起过去有所降低,读书少是一个重要原因. ...
-
宋老师带你品国学、读经典
宋老师带你品国学.读经典,传承中国文化,提高语文素养,通过国学经典"读"占鳌头. 宋老师讲国学,轻点语音,学习就是这么简单. <明心宝鉴>视野开阔,兼容并包,内容网罗百 ...
-
老宋带你品国学、读经典、悟人生
<明心宝鉴>之正己篇 作者:宋杰 老子曰:"圣人积德不积财,执道全身,执利招害." 全文释义:老子说,圣人非常重视优良的道德品质,反而把财物看得比较轻,不去积敛.&qu ...
-
早读 | 经典:脊柱常见疾病的MRI诊断技巧,都在这篇课件里!
一些脊柱疾患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检查的局限性和医生临床经验不足,容易出现误诊,导致严重后果.今天早读就为大家详解脊柱常见疾病的MRI诊断,值得学习借鉴! 来源:好医术 腹部医学影像论坛 腹部影像 ...
-
细品50句儒家经典,汲取历经千年而弥新的哲理 | 微言夜读 · 经典|礼记|尚书|译文
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启迪了教学育人的追求:一句"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诠释出高尚品德的修为-- 在儒家经典中,我们基因中的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 ...
-
多读经典著作和大师的著作 ——和青年学子谈读书 作者:叶朗
作者:叶朗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06日 11版) . [光明书话] 人文学科研究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读书.据统计,我国大学文科研究生的读书量,大大低于国外大学研究生的读书量. ...
-
流传经典|“读经典名著,品百味人生”首先...
流传经典|"读经典名著,品百味人生" 首先高中作文要想夺取高分,拟定一个靓丽夺目的标题更显的十分重要. 在下笔之前,一定要反复思考,会影响整篇文章的思路,斟酌探索拟题技巧,拟出高质 ...
-
早读 | 经典:双腔微导管使用技巧,超全详解!
END 本文来源:心血管一线
-
「朱德故事」读书要读经典之书
朱老总的一生可谓戎马倥偬,为党和军队建设费尽心血.不论早年求学时期,还是到了耄耋之年,他都非常重视读书生活.如今,南充二中(早年朱德求学的顺庆府新学堂)还留有"朱德读书室".那么朱 ...